一本正经谈ldquo布病rdquo
布病即布鲁菌病,也就是俗称的“烧烤”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当人们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被细菌污染的动物产品时,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和肌肉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力,故俗名懒汉病。常见的感染动物包括羊、牛、猪,其次为犬、鹿、马、骆驼。
(图1布鲁菌病传染源)
布鲁菌病的病原菌
布鲁菌为长0.5~1.5微米,宽0.4~0.8微米胞内生长的革兰阴性多形球状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年,苏格兰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大卫·布鲁(DavidBruce),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担任军医时,从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首次确认并分离出了该细菌,后人为了纪念布鲁,就将这种细菌命名为布鲁菌。世界卫生组织(WHO)布鲁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型,即羊种布鲁杆菌(3个型)、牛种布鲁杆菌(8个型)、猪种布鲁杆菌(5个型)、绵羊附睾种布鲁杆菌(1个型)、沙漠森林野鼠种布鲁杆菌(1个型)和犬种布鲁杆菌(1个型)。对人致病的是猪、牛、羊、犬4个种,其中,羊种布鲁杆菌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为严重。最近在海洋哺乳动物(包括海豹和海豚)中发现了两个新的菌种,今后布鲁菌属可能进一步扩大。????
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
布鲁菌病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近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畜中存在,全世界每年报告超过50万例新的人类布鲁菌病病例。然而,实际发病率估计每年为万至万例。常见于地中海盆地、东欧、南美和中美洲、亚洲、非洲、中东和加勒比地区。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布鲁菌病严重流行,70年代疫情逐渐下降,80-90年代初期得到基本控制,但自90年代中期起报告病例持续快速上升,成为报告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报告病例的地区逐渐增多,由牧区向半牧半农区甚至农区、城市蔓延,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近10余年,全国包括北京、上海等30余个省、直辖市皆有病例报告,覆盖自0-1岁至85岁以上全部人群。
(图年-年我国布病发病例数及发病率)
引自姜海,阚飙.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进展及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1(9):-.
布鲁菌病的传播途径
1、经皮肤及粘膜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附属物可经受损皮肤或眼结膜而感染,也可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而感染。动物饲养人员、兽医,还有从事肉、乳、皮、毛加工及物流人员感染率高。2、经消化道传播进食染菌的未经巴氏消毒的/未加工的乳制品或未煮熟的病畜肉,病菌可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内而感染。3、经呼吸道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4、其他传播如苍蝇携带、蜱虫叮咬也可传播本病。布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为罕见。染病的母亲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染婴儿。性传播很少见。偶尔也可能通过组织移植或输血发生。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
布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短不一,极易被误诊,潜伏期通常为1至3周(5天至6个月不等),也可长至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最初的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发热、不适、骨关节痛、肌痛、疲劳、头痛、盗汗、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男性患者可发生睾丸、附睾肿胀等,女性患者可发生乳腺炎等。慢性期包括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和器质性损害,如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病变。局灶性感染很常见,会影响身体的大多数器官。布鲁菌病的诊断方法
人间布病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来明确。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2、临床表现岀现持续或间断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3、实验室检查(1)病原学检查: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鲁菌。(2)免疫学检查:a)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操作简单,适用于筛查;SAT滴度为1:以上或病程中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近期感染,但凝集实验结果受试验人员主观影响大,而且接种过兔热病菌苗、霍乱菌苗、布鲁菌菌苗或做过布鲁菌素皮内实验者等均可使凝集效价增高;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布病的诊断方面的硏究也有大量报道。ELISA:现已较好地实现标准化,且检测迅速(4~6h),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以针对性地检测不同抗体,包括非凝集性抗体。当其他测试都阴性时尤其推荐使用,可用于疗效监测和急慢性、局灶、并发症感染的检测。4、影像学检查并发骨关节损害者可行X-线或CT或MRI,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可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神经型布病需要查脑脊液、脑电图、MRI。布鲁菌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对于单纯性感染,推荐口服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6周。对于复杂的布鲁菌病(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等),应考虑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时间通常延长数月。严重、不易控制的脊柱感染、心内膜炎还需外科手术。治疗应在具有感染病专业知识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断不及时或不正确的治疗方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慢性化或复发。布鲁菌病的预后
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当,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痊愈,但也有些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甚至终生不愈,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布鲁菌病本身不易引起死亡,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心内膜炎是主要的致死原因。布鲁菌病的预防
避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和未煮熟的肉。在接触动物时,或在处理可能感染布鲁菌属的动物的分娩物、排泄物或皮、毛、肉、乳等时,穿戴防护设备(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以及长袍或围裙)。当从疑似布鲁菌病患者提交标本时,临床医生应告知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确保在处理标本和标本衍生物时在实验室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预防措施。(图3医院感染病科发表的布鲁菌病研究成果)
温馨提示:
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布病可能1、不明原因发热,特别是有畜牧业、屠宰、烹饪职业史或者经常食用未熟制牛羊制品2、不明原因骨关节疼痛3、不明原因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嗜睡、头痛、性格改变等尽管布病是常见传染性疾病,但是目前尚缺乏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医院仍然仅依靠延续了百年的凝集试验诊断,甚至只根据症状进行“经验诊断”,时常出现误诊和漏诊,此外,治疗欠规范,医院居然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治疗方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和药物毒副作用。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诊断能力、规范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遏制布鲁菌病。同时,要增加布鲁菌病临床科研投入,探索理想诊断标志物。医院“布病”专病门诊简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布鲁菌病研究随访队列,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系列布鲁菌病文章(如:JClinMicrobiol.Sep22),与疾控中心等部门密切合作,拥有培养、抗体定量、BrucellaCapt以及分子检测等多种诊断方法。专病门诊主诊医生均有丰富的布鲁菌病诊治经验,提供完善的随访。时间:每周二、四全天地点:医院健康楼一楼感染专病门诊联系-来源:??????医院-布病专业组-曲春媚
审核:王刚
参考文献
[1]姜海,阚飙.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进展及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1(9):-.
[2]《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35(12)::-.
您的转发与点赞,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l/11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布鲁菌,你应该知晓的10个事实he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