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回肠炎是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的常见病,因其病原是胞内劳森氏菌,转型细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于猪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多成小弯曲形、逗点形、S形或直的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虽然有效药物理论上对该病有效果,但实际临床治疗时的效果并不理想。那猪发生回肠炎后应该如何治疗呢?

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猪回肠炎可分为急性出血性回肠炎、慢性回肠炎以及亚临床型。

a、急性出血性回肠炎,多见于4~12月龄的育肥猪,突然发病,体温正常或升高,出血性下痢,病程稍长,排出黑色柏油状粪便,后期转为黄色或血样粪便。少数猪未见粪便异常,仅表现批复苍白,贫血而死亡。妊娠母猪感染后常排血便,流产。

b、慢性回肠炎,最为常见,多见于6~20周龄的断奶仔猪,一般只有10%~15%的猪出现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皮肤苍白、贫血、生长发育不良、间歇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成糊状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有的轻微下痢。饲料利用率下降17%~40%,成为僵猪而被淘汰。

c、亚临床型,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轻微下痢,生长速度盒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猪回肠炎的病理变化

因劳森氏菌的寄生部位为猪的肠道,所以病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回肠和结肠部位,其他脏器多没明显病理变化。

回肠可见回肠肠管变粗,肠壁增厚,粘膜脑回样皱褶、增生、出血;

结肠可见肠壁增厚,有胶样渗出,粘膜点状出血或充血,严重的形成假膜。

同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肠腔中充满血样粪便。

猪回肠炎的治疗:

针对回肠炎,最快的治疗方法是肌注+口服药物相结合,正常情况下猪群发病后,养猪户都会使用口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因为口服给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一次性给所有猪群给药。只有个别严重猪才会肌注给药,但针对回肠炎治疗时必须两种给药方法相结合。

注射酒石泰乐菌素10mg/kg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同时全群用10%泰乐菌素1公斤+毒痢停10盒,拌料1吨,连用2周。

猪回肠炎的注意事项:

1.口服给药有个注意事项就是使用时间要长,通常治疗疾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都是5-7天,而回肠炎需要10-14天的时间,因为回肠炎的病原为胞内寄生,抗生素很难将其杀死,需要长时间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严格消毒,消毒前认真做好清理工作,消毒与空圈结合;减少应激,因大多猪场都存在病菌,只有在应激情况下猪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病,如转群,长途运输,饲养密度大,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温差大,湿度高,频繁接种,营养不良,饲喂发霉饲料,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发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