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诊断要点呼吸系统
影像学诊断要点—呼吸系统
胸部阅片的内容和顺序
☆胸廓(胸壁软组织与骨骼结构)
☆胸膜
☆肺和支气管
☆纵隔
☆膈肌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是:
☆慢性感染致管壁破坏
☆管腔内分泌物淤积致不完全梗阻,管腔内压力增高
☆肺不张与纤维化对管壁的牵拉
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首选薄层、高分辨CT,平片可作参考,支气管造影己被取代
☆CT上扫描平面与支气管长轴平行时管腔扩张、管壁增厚增行排列呈“双轨征”
☆CT上扫描平面与支气管长轴垂直时出现“印戒征”
☆充满分泌物的扩张支气管呈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囊状扩张的友气管呈葡萄状透亮影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充血期平片可无阳性发现,CT上呈毛玻璃样影
实变期(红色肝样变期和灰色肝样变期)与肺叶一致的密度增高影,可见支气管气像,CT可见同样改变
消散期实变影密度逐渐降低,呈不均匀斑片影,两周内可吸收
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病变多位于肺野中、下带
☆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散在的、边缘模糊斑片状影,沿支气管走行,可融合成大片
☆斑片影之间可见泡状透亮影
☆平片、CT表现类似
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网织结节影、肺纹理增粗,交织成网并伴小点状影
☆双肺广泛性分布,肺门区及中下肺野为著
☆肺门周围炎,肺门密度增高,边界模糊
☆HRCT: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磨玻璃样阴影
肺脓肿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炎症期(急性化脓性肺炎)大片斑片状状致密影,可侵犯一叶大部或一段
☆脓肿形成期实变中心形成脓肿与渗出,实变区共同构成“阴天的太阳”,与支气管沟通则脓肿中有气-液平面
☆慢性脓肿边界清晰的厚壁脓肿、单房或多房,有或无液平
☆CT增强检查脓肿壁可强化
肺结核病变呈现进展、恶化的病理改变:
☆干酪样坏死
☆液化及空洞形成
☆血行或(和)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病变呈的好转、愈合的病理改变:
☆吸收消散
☆纤维化、纤维包裹的钙化
☆空洞瘢痕性愈合
☆空洞净化
我国现行结核分类: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急性
亚急性
☆继发型肺结核(Ⅲ型)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肺外结核(Ⅴ型)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的原发综合征是指:
☆肺原发灶边缘模糊的片絮状高密度影,多位于下叶下部或下叶是部
☆结合性淋巴管炎条索状致密影自病灶引向后门
☆结核性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呈结节影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的特点:
☆急性:“三均匀”表现
病灶大小均匀
病灶密度均匀
病灶分布均匀
☆亚急性和慢性
病灶大小不一
病灶密度不同
病灶分布不均
不同病理改变的病灶混杂共存
继发型肺结核(Ⅲ型)的主要病理改变及影像特点:
☆渗出性实变:上肺野边缘模糊的片絮状影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与肺叶一致的大片高密度影,内有多发虫蚀样空洞,同侧或对侧空洞或干酪性病变共存是其特点
☆小呈性干酪性肺炎:分散的小片状高密度影,与同侧或对侧空洞或干酪性病变共存是其特点
☆结核球: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高密度影,边缘多光滑,内有钙化和小空洞,周围常风卫星病灶是特点
☆晚期改变:厚壁空洞,广泛纤维化、胸膜肥厚、支气管扩张
肺癌的组织学分型:
☆小细胞癌
☆非小细胞癌
鳞癌
腺癌
复合癌
大细胞未分化癌
肺癌依生长部位分型
☆中心型发生于肺段及肺段以上支气管
☆外围型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
☆细支气管—肺泡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
肺癌的生长方式:
☆管内型
☆管壁型
☆肿块型
☆结节型和弥漫型
中心型肺癌的平片诊断要点
☆旱期无异常发现
☆支气管腔狭窄或闭塞
间接征像:肺气肿或肺不张
直接征象: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及相应的软组织肿块(罕见)
☆肺门部肿块(肿瘤和(或)增大的淋巴结)
☆右上肺中心型肺癌:反S汰下缘
中心型肺癌CT诊断要点:
☆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截断
☆肿块:不规则、分叶状、坏死与空洞
☆肿瘤与纵隔结构间脂肪界面消失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5mm
周围型肺癌的平片和CT诊断要点
☆旱期小的单发结节或球状影
☆生长性肿块
☆分叶状轮廓
☆边缘短毛刺
☆支气管像和空泡征
☆胸膜凹陷征及邻近胸膜肥厚
☆液化坏死及偏心性空洞
☆胸腔内转移
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认断要点:
☆单发性结节性肿块
☆多发性结节或粟粒状结节
☆可有空洞、钙化
☆肺间质增厚
☆邻近胸膜或伴胸膜面结节性转移
纵隔肿瘤与肺内肿瘤的区别:
纵隔肿瘤
☆有包膜和纵隔包裹,轮廓光滑、整齐
☆广基与纵隔相连;夹角为钝角
☆肿瘤与纵隔间无脂肪间隙
☆胸膜最高和最低处者虽夹锐角,但推移胸膜反折线向肺野肺
肺内肿瘤
☆无纵隔包裹,边缘不光滑
☆与纵隔交锐角
☆肿块与纵隔结构间有脂肪间隙
主要纵隔部位的好发肿瘤
☆前纵隔胸骨后甲状遥、胸脑挫伤瘤、畸胎类肿瘤
☆中纵隔恶性淋巴瘤、气管囊肿、心包囊肿
☆后纵隔神精源性肿瘤
胸内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位于前上纵隔右侧,与颈部甲状腺相续
☆气管、食管受压、移位
☆内有囊变各钙化
☆显著强化、持续时间久(CT)
胸腺瘤和影像学诊断要点
☆位于前纵隔中部
☆非侵袭性才(良性)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内可有弧形线状钙化
☆侵袭性者(恶性)多较大,边缘不整、与邻近结构的脂肪间隙消失,可侵犯心包和胸膜
☆可呈中等程度均匀强化
☆不易准确鉴别良、恶性
畸胎类肿瘤和影像学诊断要点
☆包括皮样囊肿和畸胎瘤(良、恶性)
☆位于前纵隔中部
☆多向纵隔一侧凸出
☆肿块内密度不均,见有牙齿、毛发影有诊断特异性
☆恶性畸胎瘤多较大、密度均匀、有分叶、边缘不整、与邻近结构间的脂肪间隙消失
恶性淋巴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病
☆位于中纵隔各肺门区
☆肿块向纵隔两侧生长,可融合成大块
☆可侵犯肺间质、心包和胸膜
☆对射线敏感,X线检查后体积可缩小
神精源性肿瘤诊断要点
☆后纵隔脊柱旁沟区的最常见肿瘤,可为良性或恶性
☆圆形、椭圆形,边缘锐利,密度均匀
☆跨椎间孔生长者呈哑铃形
☆可有邻近的椎骨、肋骨压近、侵蚀
☆CT中度至明显强化
☆MR有利于观察椎管内、外病变的形态
胸部创伤的主要后果有:
☆肋骨各胸骨骨折
☆气胸、血胸、血气胸
☆肺挫伤
☆肺撕裂伤及肺血肿
☆气秋及支气管裂伤
☆纵隔气肿及血肿
胸部创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胸X线平片是首选,必要时辅以透视
☆CT是必需的补充检查,宜以螺旋CT作容积性采集和重组处理
☆MRI仅偶尔用于显示纵隔的病变
欢迎添加个人(医学影像服务中心首字母)
投稿邮箱:yxfw
.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jc/6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呕吐诊疗规范,你是这样治的吗
- 下一篇文章: 一觉睡醒,她左眼失明,没想到它竟是罪魁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