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国家卫生计生委最近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年版)》,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本期我们看看12种癌前病变。

乳腺癌——乳腺非典型增生

据乳腺专家介绍,不管是哪一种乳腺良性病变,一旦出现了非典型增生,那么,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就比普通人(包括普通的增生或者没有增生的)高出大概5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增生的普通人,在5年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是1%的话,那么,有非典型增生的人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大约是5%;即如果你在5年前查出了非典型增生,那么以后5年得癌的机会大概有5%;如果还有家族史,那么可能几率会再高出10倍,甚至更高。如果女性朋友发现乳房乳腺有肿块要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肝癌——肝硬化

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约70%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的,而另外在我国约40%肝硬化合并肝癌。所以,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

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我国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调查显示,胃癌死亡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水平之间呈等级正相关。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程度越重,肠上皮化生检出率就越高。而我们同时也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的演变模式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由此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几率与胃癌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从国内资料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为4~7.1%;而国外资料报道为8.6~10%。故此,我们不要当胃炎是件小事,积极就医,配合治疗,改善自我的饮食习惯,从而预防胃癌的发生。

肾癌、膀胱癌——无痛血尿

大约有90%以上的肾癌、膀胱癌患者的早期症状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有时患者服药后与血尿自止的巧合往往给患者“病愈”的错觉。在少数病例中,无疼血尿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症状。只要出现血尿,不管量多还是量少,即使不痛,很久才一次,也要引起高度警惕,医院的专科进行检查。

宫颈癌——病毒引发的宫颈糜烂

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宫颈糜烂”是宫颈表面的一种现象,不是一种疾病。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需要治疗。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症状与“宫颈糜烂”症状相似,盲目治疗,反而会造成癌症扩散。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30岁以后,可联合HPV(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检查。

淋巴瘤——无痛感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是较容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肿块,这种肿块不痛不痒、逐渐增大、有韧性且可活动,按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治疗无效时要高度警惕,医院就诊检查。一旦发现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有无痛性不医院排查。如果确诊淋巴瘤,患者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分型诊断,因为淋巴瘤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方案也不同。准确分型后的首次治疗非常关键,坚持完整的首次规范治疗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并治愈该病至关重要。

肺癌——肺部结节

肺癌早期有相当部分表现为结节,不过,并非所有结节都预示着早期肺癌,它也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结节约占30%~40%。临床中一般认为,如果肺部的结节小于0.8厘米、边缘清楚光滑的,那么,考虑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仍然需要定期观察;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则不能排除是恶性的。大多数结节在两年内未观察到生长,一般可视为良性或是发展很缓慢的肺癌。这种疾病40岁以上人群多发,因此这类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尽量一年做一次肺癌早期筛查。

肠癌——腺瘤性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粘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它分为好多种,有腺瘤性肠息肉、炎性肠息肉、增生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肠息肉等。医学界发现,炎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肠癌关系不大;增生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稍大;而腺瘤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则极为密切!腺瘤性肠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也越大。研究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性肠息肉。通过肠镜的检查,尽早发现并切除息肉,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皮肤癌——无疼痛皮肤角化

《阿曼医学杂志》刊登印度班加罗尔市安贝德卡医学院专家希班尼·谢蒂博士最新的研究称,无疼痛皮肤角质化可能是皮肤癌的早期信号。具体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圆形皮疹样异常变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现棕黄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没有疼痛感,多发于面部和手背。

黑色素瘤——交界痣

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变。部分皮肤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尽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证实有恶变倾向,但真正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者微乎其微。需要注意的是,反复的摩擦、针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用药物腐蚀及自身的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可能是激发交界痣或混合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诱因。

阴茎癌——包皮过长及包茎

阴茎癌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与包茎和包皮过长关系密切,包皮垢以及慢性炎症刺激是阴茎癌的重要原因。患有包茎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而对于包皮过长的人来说保持包皮局部的清洁最为重要,也可以降低阴茎癌的发病率。

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提高癌治愈率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早)。首先在于早期发现,这有待于医务人员和全体公众防癌、抗癌意识的提高。我国已有的防癌经验表明,在癌高发区开展“三早”后,癌发病率下降,治愈率已有提高。

目前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多在10%左右,对于发展快的肝癌仅有5%,多在3-6个月内死亡。普查出的肝癌大部分属早期,其中约一半可作手术根治,其五年生存率高达82-%,肺癌亦高达60-80%,可见早发现早治疗,许多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

茵特里推荐(点击阅读):

?茵特里海外二次诊断咨询服务

?茵特里海外医疗:为生命完美而生

?茵特里国际海外转诊及绿色通道服务

?茵特里国际荣膺全球最具竞争力品牌

?茵特里跨境医疗云平台改变国人出国看病方式

?茵特里荣膺“全国健康产业最具影响力领军品牌”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北京中科白电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hl/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