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烟台4月28日讯(记者卢伟霞通讯员李成修李凌峰)年1月28日,医院新引进的国内首台DiscoveryClarity型号PET/CT正式启用。该机型是目前国内临床应用中最高端、最先进的PET/CT。该设备可以更快速进行扫描、图像更清晰、患者受辐射剂量更低,临床应用也更广泛。

年,医院收治了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淋巴结活检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该患者双侧颈部、右侧腋窝、纵隔内、双侧内乳区、左肺门、心膈角区、腹腔、腹膜后、网膜、肠系膜、盆腔内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片状,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右侧膈脚、腹膜、右侧背阔肌FDG代谢增高。脾大,FDG代谢增高。治疗后,年2月,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善春,对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发现该患者心膈角区、腹膜后间、右侧肠系膜区残留多个淋巴结,部分见融合,未见明显代谢活性;病变数量、范围较前显著缩小,提示目前应用的治疗方案疗效明显。

记者了解到,DiscoveryClarity型号PET/CT创新性的实现了超级25次迭代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型在信噪比提升方面的技术瓶颈,使图像质量更高、检查过程更高效,引领核医学影像平台走向精准、定量成像的新纪元。而且,该机型采用64排层CT及新型PET探测晶体,通过一次检查就可以完成全身显像,较旧机型缩短了近一半的检查时间,目前每个检查床位仅耗时1.5分钟。

记者了解到,该机型配备Q.CorePowerPlus超速运算重建系统和超快速成像系统,使患者在减少三分之一放射性药物注射剂量的情况下就能获得清晰的检查图像。

日前,医院收治了一位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李善春在对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发现,其癌细胞已经大范围扩散,之前实施的手术对患者意义并不大。李善春介绍,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就进行PET/CT检查,形成更清晰的检查图像,就可以发现其癌细胞已经扩散,实施手术已于事无补,而采用其他更加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型除了具有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及分期、鉴别肿瘤有无复发、指导肿瘤的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癫痫灶的定位等常规功能,还能为临床提供心肌代谢显像,有助于了解冠心病严重程度、心肌活性及对心脏手术疗效进行评价。

个人简介:

李善春,青岛大学医学院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三级教授,目前担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从事核医学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SPECT、PET/CT的影像诊断,锶89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等。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PET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以来发表省级及国家级以上专业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z/1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