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课堂病理知识你知多少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今天,我们邀请到病理科主任王金花为您讲一些您需要知道的病理相关知识:
病理科是做什么的?
病理科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甚至分子水平检测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
做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通常,做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用于判断病变的性质(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还需要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病理报告是病变性质的“判决书”。病理诊断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比如,遇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医生会将淋巴结切除后做病理检查。若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可采取内科药物治疗;若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则必须马上进行化疗;若病理诊断为“转移腺癌”,则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发病灶,尽可能行手术治疗。因此,病理诊断又被称为“最后诊断”。
为什么病理检查不能“立等可取”?目前,临床常用的病理检查技术为石蜡包埋切片。通常,要制成一套病理切片,需要经过40余道技术步骤,耗时十几个小时,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切片的清晰度,进而影响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除切片制作周期外,病理科医生还需要花时间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以便作出正确诊断,此过程任何机器都取代不了。卫生部对病理检查时限的相应规定是,病理科一般在收到标本后3~5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例酌情延迟。除常规石蜡切片外,病理诊断技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等,这些检测通常需要1~2个工作日的时间。因此,病理检查不同于普通的抽血化验项目,不能实现“立等可取”。
什么是术中冰冻?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
术中冷冻切片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在手术过程中,将切除的组织放入-20℃左右的冷冻切片机中,待组织冷冻变硬后,进行切片镜检。通常,从标本送检到出报告,需要20~40分钟。
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主要用于手术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通常,这部分患者的手术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医生先将肿块按良性病变的手术范围进行局部切除,做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比如甲状腺肿物性质的确定;第二步,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报告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比如乳腺癌手术中对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其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等。
已经做了术中冰冻,为何术后还要做“石蜡切片”?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虽然较快捷,但也有缺点。与常规石蜡切片相比,其组织处理程序简化,细胞形态不够清晰,可能出现制片过程中的人工假象。因此,冰冻切片检查只能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剩余组织仍需做常规石蜡切片检查,最终诊断以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准。
如何初步看懂病理检查报告?一般地说,病理报告的表述有四种基本类型:第1类为肯定的诊断,病变性质诊断明确,直接给出肯定的病理学诊断,如炎症、肿瘤等;第2类为不能完全肯定的诊断,根据意向程度的不同,在拟诊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考虑为”“符合”“倾向于”“提示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意指对病理学诊断意见有所保留;第3类为病变依据不足的诊断,即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明确诊断,只能在报告中对病变的形态要点进行描述,即描述性报告,没有诊断意见;第4类为不能作出诊断,主要说明标本不能诊断及不能诊断的原因,如送检标本自溶、干涸、过于细小、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变性或因某种原因无法制成切片等。
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进一步确诊肿瘤性质、肿瘤生长的速度、肿瘤恶性程度高低的化学检查方法,患者首先要通过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的方法做病理诊断,通过病理诊断可以初步确定病变性质,可以确定肿瘤是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病理医师仅在依据组织形态学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困难时、恶性肿瘤风险分类、临床提供靶向治疗或预后判断依据时,才需做免疫组化。单纯免疫组化不能对疾病作出最终诊断,需由病理医师结合形态学综合判断。免疫组化并不能解决所有上述问题,有些疾病诊断需进行分子检测。如淋巴瘤要得到精准诊断,除需进行免疫组化外,还需进行分子检测。例如,乳腺癌免疫组化检测Her-2是(3+)时,可直接应用靶向药物赫赛汀治疗,如Her-2是(2+)时,则需进行分子检测,进一步明确是否适合赫赛汀治疗。
什么是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由肿瘤原发灶或者转移灶脱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当中的肿瘤细胞。CTC检测是指直接从血液中检测肿瘤细胞,利用先进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将人体外周循环血中的肿瘤细胞捕获并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能够重复取样,而且具有实时的监测功能,目医院广泛应用。当肿瘤小于0.5cm的时候,传统的CT检查很难观察得到。而CTC检测可以在肿瘤还没有长到0.5cm的时候,监测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它能够提早2-6个月观察到肿瘤的变化,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用药,有效控制肿瘤的转移。
医院病理科王金花主任
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
医院病理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三届中青年病理科主任
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内蒙古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分子诊断学学会副理事长
内蒙古第十一批“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带头人
内蒙古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乳腺疾病防治学会常务理事
内蒙古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乳腺疾病防治学会乳腺病理学组主任委员
内蒙古预防医学阴道镜与宫颈病理专委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从事病理学临床诊断与教学工作30余年,曾被评为通
辽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
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
研项目等10余项;科研成果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
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编专著4部
图/文:病理科审编:张媛媛编辑:张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l/12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方倍芙不要小看副乳,副乳就是l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