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概颈部检查
颈部检查一、颈部外形与分区1、正常人颈部直立,两侧对称。颈部每侧又可分为两个大三角区域。①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②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二、颈部姿势与运动1、正常人坐位时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2、检查时应注意颈部静态与动态时的改变:头不能抬起严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重症肌无力、脊髓前角细胞炎、进行性肌萎缩斜颈:头部向一侧偏斜见于颈肌外伤、瘢痕收缩、先天性颈肌挛缩和斜颈。颈部运动受限并伴疼痛可见于软组织炎症、颈肌扭伤、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结核或肿瘤等。颈部强直脑膜受刺激的特征,见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三、颈部皮肤与包块1.皮肤:检查:蜘蛛痣、感染(疖、痈、结核)及其他病变:瘢痕、瘘管、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2.包块:部位、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和有无压痛(1)淋巴结肿大,质地不硬,有轻度压痛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质地较硬、且伴有纵隔、胸腔或腹腔病变的症状或体征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血液系统疾病(2)肿大的甲状腺和甲状腺来源的包块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四、颈部血管检查※※颈静脉颈静脉怒张正常: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静脉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肝颈静脉回流征按压肿大的肝脏,则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的重要征象之一。颈动脉颈动脉搏动安静状态下不明显。心排血量增加及脉压差增大时明显搏动: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血管杂音颈部大血管区若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五、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和两侧,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甲状腺检查法:1.视诊: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可略增大。检查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2.触诊(1)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第2-4气管环前面。站于受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膜,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请受检者吞咽,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长大和肿块。(2)甲状腺侧叶:①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②后面触诊:类似前面触诊。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3.听诊:当触到甲状腺肿大时,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如听到低调的连续性静脉“嗡鸣”音——甲亢;在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收缩期动脉杂音。4、※※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5、※※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常见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震颤,“嗡鸣”样血管杂音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肿大,不伴甲亢体征甲状腺癌包块有结节质硬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伴发热疼痛,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甲状旁腺腺瘤可使甲状腺突出。检查时也随吞咽移动,需结合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加以鉴别。六、气管1.气管移位:推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拉向患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2.气管牵曳征(Oliver征):在主动脉弓动脉瘤时,出现与心脏搏动一致的气管向下移动现象称为气管牵曳征。 SOLEDED
点一次广告=2毛钱,攒钱买耳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9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年倍受咽炎ldquo折磨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