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One慢性乙肝患者肝周淋巴结
?
近期发表在《PLoSOne》的一项研究显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可见较大的肝周淋巴结并且淋巴结宽度改变可预测恢复期的HBeAg血清学转换。文献阅读:PLoSOne;10(2):e
“据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见肝周淋巴结增大,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研究人员写道。“我们推测,急性发作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结变化类型和[乙肝e抗原]状态之间可能存在相关。”
研究详情
研究人员分析了8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患者肝周淋巴结的大小,并进行了为期43个月(中位数)的随访。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随访期间,26例HBeAg阳性,HBeAg血清转换;29例HBeAg阳性,但无HBeAg血清学转换;急性发作期,32例HBeAg阴性。
总体来说,与HBeAg阳性但无血清学转换以及HBeAg阴性患者相比,随访期间HBeAg阳性且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率最高(92.3%:75.8%:46.8%;P=0.)。
HBeAg阳性且血清学转换患者基线时的淋巴结平均体积为37.7mm3,HBeAg阳性患者但无血清学转换和HBeAg阴性患者则分别为25.48mm3及18.11mm3(P=0.)。
HBeAg阳性患者急性发作期和恢复期之间的淋巴结变化更为明显(P=0.),HBeAg阳性且发生血清学转换患者以及HBeAg阳性患者但无血清学转换患者的淋巴结体积变化分别为29.58mm3及10.36mm3,HBeAg阴性患者则仅为1.77mm3(P=0.)。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HBeAg阴性患者相比,HBeAg阳性患者的年龄较轻(P0.01),肝实质变发生较早(P0.),HBVDNA水平较高(P0.),淋巴结体积较大(P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仅有的主要差异是急性发作期的淋巴结宽度(P0.)和HBVDNA水平(P0.)。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来测量淋巴结宽度,并预测CHB患者急性发作期的HBeAg血清转换。曲线预测,如果急性期淋巴结宽度在8mm以上,淋巴结宽度间距变化在3mm以上,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75%(P0.)。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可见较大的肝周淋巴结并且淋巴结宽度改变可预测恢复期的HBeAg血清学转换,”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MelindaStevens
编译自:LargeperihepaticlymphnodesfoundprevalentinHBVpatients.Healio,.
喜欢就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6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腹胀还能跟皮肤有关系涨姿势了
- 下一篇文章: 生活小窍门女人有这10种表现赶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