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临床细胞诊断学界的福尔摩斯
傅新文主任医师
专职从事临床针吸细胞学及脱落细胞学工作及研究40年,在肿瘤防治和早期诊断方面业绩显著。
医院综合楼二楼的细胞室内,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工作台,台上放置着几台显微镜和多种待检的标本。看似简洁的工作间,却起到了临床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这里,除了每天要发出全院各科室大量的细胞学诊断报告外,还要接待陆续从全省各地慕名赶来的疑难杂症患者。原来,这里工作着一位我省临床细胞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傅新文主任医师。
提起傅主任,那在业界的名气可是响当当地!同事们评价他“怀才而低调”、“勤恳而严谨”、“热心而真实”;他从事临床细胞学40多年来,主持完成国家卫计委、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科研课题多项。在国际及国内杂志上发表了细胞学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他主编或参编的专业著作达10部,首部著作是他于年手绘的《穿刺细胞学图谱》,被选为建国以来代表江西省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在全国广泛应用;他近年主编的《中英文版—头颈部病变临床细胞学》在国内业界广受好评,并已传播至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各国;他研究的《头颈部病变及涎腺肿瘤的细胞学技术系列成果》被列为全国细胞学研究三大特色项目之一,多次受邀医院做学术讲座,该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他长期担任江西省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历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原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专业学组委员等十几个专业学术职务。
鉴于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先后被赋予了诸多荣誉:江西省“十佳”杰出科技青年奖、江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杨大望教授细胞学基金会“细胞学事业重大贡献奖”、全国头颈部病变细胞学诊断技术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临床细胞学诊断界的“福尔摩斯”,也有被患者误解的时候。年春节前,52岁的患者陈某某,因其疾病一直无法确诊,经南医院医生介绍,从医院找到了傅新文主任。傅主任触诊判断,极有可能是淋巴结转移性癌。在随后颈部肿块的精准穿刺下,他从大量正常细胞的背景中甄别出1-2个异常细胞,凭多年的细胞识别经验,确认这两个异常细胞是原发于鼻咽部的转移性癌,并发出诊断报告。但患者在随后辗转北京、医院做了大量多种检查而确诊无果的情况下,竟对傅主任进行威胁,并要求“必须赔偿全家精神与经济损失”等等。
这可是傅主任从业来碰到的唯一一次无理取闹!虽然当时非常气愤和冤枉,但冷静下来后,他对其标本再次阅片,认定其检查结果无误。身为医者的他,主动打电话和患者进行耐心沟通。3个月后,陈某终被证实为鼻咽癌转移。他再次求助于傅主任,但所言的却是如何治疗和预后的问题了。
“小细胞,大学问”是傅主任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临床细胞学作为形态学诊断的独特分支,仅凭显微镜下的零星细胞快速判定良、恶性病变、甚至肿瘤分型,且准确率还要达到近乎百分之百,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件件标本,他从不允许自己马虎从事。因为误判的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某一器官永远从身体内消失,或延误疾病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一位15岁医院发现腹腔内肿块粘连、肿大的淋巴结有近10枚,基本被认定为淋巴瘤晚期。不仅需要接受化疗风险,而且生命垂危。医院就诊后,经傅主任针吸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结炎,当即以抗结核治疗,收到极好的疗效。这位花季少年避免了误诊误治的巨大痛苦及创伤。
有一位家住南昌的妇科患者张某某经多次宫颈活检诊断为慢性炎症,傅主任仅凭TCT涂片上的一个异常细胞,就判定为宫颈癌。患者抱着对傅主任的极大信任,及时做了宫颈锥切,最后确诊为宫颈癌。该患者逢人便说,是傅主任的精湛技术使她获得了及时治疗而挽救了生命,并推荐家医院做细胞学检查。一位本院职工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即将行手术治疗,全家人紧张不安。经傅主任触摸,根据肿块出现时间短、大小、质地、发生部位等综合状况,认为数日可能消退,建议观察,果然患者一周后肿块消退,全家人如释重负!很多患者在感谢信中,医院拥有这样的人才和技术大加赞扬。这样的例子在傅主任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在发生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傅主任乐此不疲地在追求自己事业的道路上踏实地走着!
傅主任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功成名就。但对于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才华,认真地把自己多年积累和悟出的诊断经验毫无保留地施教于每位学生和年轻同仁。年轻人从他身上不仅学到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对事业的态度!当笔者问及傅主任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时,他的回答是:悟性,素质和执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6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型呼衰,结果出人意料丨病例挑战
- 下一篇文章: 怎么能快速治好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