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
概要
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粘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常是慢性扁桃体炎的急性发作,多发生10-30岁的青少年,50岁以上及3-4岁以下者少见,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中医称扁桃体为“乳蛾”,称急性扁桃体炎为“喉蛾风”或“烂乳娥”。
通常所称的“咽峡炎”为本病的同义词,但“咽峡炎”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者为全部或部分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后者指急性腭扁桃体炎;
病因
一、感染因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腺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使抵抗力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其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染,通常呈散发性,偶有群力中暴发流行(学校、工厂、部队),故有传染性;
二、免疫因素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不会引起发病,当某些诱因(如受凉、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AIDS等)使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体内或原有病原体大量繁殖则可致病;
三、临近器官的急性炎症
如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等蔓延而累及腭扁桃体;
病理
一般分为3类
一、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亦称为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多为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变较轻。炎症仅局限于粘膜表面,隐窝及扁桃体实质无明显炎症改变;扁桃体表面粘膜充血,为急性炎症表现,粘膜完整,无明显渗出物。全身及局部的临床症状亦较轻。
二、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
炎症侵及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滤泡,引起充血、肿胀、甚至化脓。可于隐窝口之间的的粘膜下出现黄白色斑点;扁桃体充血、肿胀。粘膜下出现较多大小一致的圆形黄白色点状化脓滤泡。而有的淋巴滤泡内只有白细胞增多。这些化脓的淋巴滤泡一般不隆起于扁桃体表面,但可透过粘膜表层窥见。这些散在的粘膜下脓泡均分布于各个隐窝开口之间。
三、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内充满由脱落上皮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及细菌等组成的豆渣样渗出物,且可逐渐增多,可从隐窝开口溢出,故在扁桃体表面隐窝开口可见拴塞物。其有时互相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于拭去。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又可合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
三型扁桃体炎临床症状相似,只是卡他性全身症状较轻;
常见症状:咽痛,吞咽痛、发热、扁桃体充血肥大;
急性扁桃体炎好发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50岁以上、3~4岁以下的患者少见。成人症状通常较轻,儿童较重;
1.全身症状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较重。表现为急性起病,可伴畏寒、高热,体温最高可达39℃~40℃,可持续3~5天。幼儿可呕吐、因高热而抽搐昏睡等。部分患者可有头痛、食欲降低、全身乏力、便秘、腰背及四肢疼痛等症状。其全身症状的表现并无特异性;
2.局部症状
(1)咽痛
为最常见的局部症状。起初多为一侧疼痛,继而可发展为双侧。吞咽及咳嗽时疼痛可加重。疼痛剧烈者可致吞咽困难,言语含混不清。疼痛可向同侧耳部放射;
(2)呼吸困难
一般不重。常发生于儿童,因儿童气道较成人狭窄,故显着肿大的扁桃体可堵塞气道,影响儿童睡眠,可表现为睡眠打鼾或睡时憋醒等;
(3)软腭运动障碍
肿大的扁桃体挤压软腭,引起一过性的软腭功能不全,亦可引起言语含混不清。
(4)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引起相关症状
炎症若向喉部蔓延,可引起喉部异物感、声嘶、喉痛、咳痰、发声力弱甚至失声等症状;向鼻部蔓延,可引起鼻塞、流水样涕或黏脓涕、头痛等症状;向鼻咽部蔓延,可波及咽鼓管,出现耳闷、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检查
全身、局部、生化
一、全身查体
急性病容,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并且有触痛,白细胞明显增多,老人及儿童因为抵抗力差可并发肺炎,此时可于肺部发现肺炎相关体征,如叩诊浊音、呼吸音欠清晰或闻及啰音。
二、耳鼻喉专科查体
(1)咽
口咽部粘膜明显充血,可呈弥漫性。扁桃体、咽腭弓及舌腭弓充血更为显著。咽后壁可有淋巴滤泡增生,双侧咽侧索可增生。儿童多有明显的扁桃体肿大,成人扁桃体可表现为肿大,亦可肿大不明显。
根据局部检查可见到不同类型扁桃体炎有不同表现,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亦称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包括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及腭弓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隐窝型表现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有时渗出物可融合成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而不遗留出血创面;滤泡型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实质之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形成蛋白色小隆起;
喉咽粘膜亦可轻度充血,患者因疼痛畏惧吞咽时可余双侧梨状窝见到唾液潴留,此时应注意观察会厌形态,警惕炎症蔓延至会厌引起急性会厌炎;
鼻咽部查体多无明显异常,炎症波及于此可致粘膜充血。儿童可伴有腺样体肥大、充血;
(2)喉
通常不受累。当炎症蔓延引起急性喉炎时可见双侧声带、室带、杓状粘膜、杓会厌皱襞对称性充血,可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但双侧声带活动一般不受影响;
(3)鼻
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时鼻腔粘膜可表现为明显充血,早期鼻腔内可见脓涕,晚期可有脓涕;
(4)耳
鼓膜可因急性炎症表现为轻度充血。当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时可见鼓膜颜色发黄、内陷等,听力亦可下降。外耳及外耳道检查通常无异常。乳突通常无压痛;
三、辅助检查
血液学检查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病毒感染初期未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分类增高明显。E-B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急性扁桃体炎症时可见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分类显著增高,血涂片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沉可加快。
鉴别诊断
常规须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鼻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智齿冠周炎、扁桃体肿瘤继发感染等鉴别。特殊病例,譬如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还须与某些全身疾病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咽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等。
1.急性扁桃体炎
咽痛剧烈,咽下困难,两侧扁桃体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点状渗出物。渗出物有时连成膜状,容易擦去。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全身情况呈急性病容、高热,寒战。化验室检查,涂片: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血液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
2.樊尚咽峡炎
单侧咽痛咽部所见一侧扁桃体覆盖灰色或黄色假膜,擦去后可见下面有溃疡。牙龈常见类似病变。颈部淋巴结患侧有时时肿大,全身症状较轻化验室检查,涂片: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菌,血液检查:白细胞略增多。
3.单核细胞增多性咽峡炎
咽痛轻,扁桃体红肿,有时盖有白色假膜,易擦去,全身淋巴结肿大,有腺性热之称高热、头痛,急性病容。有时出现皮疹.肝脾肿大等。化验室检查,涂片:阴性或査到呼吸道常见细菌。血液: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占50%以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4.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
咽痛程度咽部所见坏死性溃疡,上面覆有深褐色假膜,周围组织苍白、缺血。软腭、牙龈有同样病变。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脓毒性弛张热,全身情况迅速衰竭。化验室检查,涂片:阴性或査到一般细菌血液:白细胞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锐减或消失;
5.白血病性咽峡炎
一般无咽痛,咽部早期为一侧扁桃体浸润肿大.继而表面坏死,覆有灰白色假膜,常伴有口腔黏膜肿胀,溃疡或坏死,全身淋巴结肿大,急性期体温升高,早期出现全身性出血,全身衰竭。化验室检查涂片:阴性或査到一般细菌。血液:白细胞增多,分类以原始白细胞和幼稚细胞为主;
6.咽白喉
咽痛轻,灰白色假膜常超出扁桃体范围,假膜坚韧,不易拭去,强剥易出血,有时颈部淋巴结肿大呈牛颈状,精神低热,低热,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呈现中毒症状。涂片:白喉杆菌,血液:一般无明显变化;
7.猩红热
突发、咽痛、病变累及全咽,在充血肿胀的扁桃体上出现灰色或褐色的假膜,易拭去,下层红,不出血,咽粘膜弥漫深红色,软腭上散在脓点,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皮疹(12-36h),杨梅舌(1-2天后),颈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并发症
急性扁桃体炎的危害性往往大于急性扁桃体炎本身
1、局部并发症,较容易引起,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临近组织所致。
(1)颈深部感染
扁桃体周围脓肿:较常见,且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更易发生。炎症因扁桃体隐窝阻塞而向扁桃体深部发展,直至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形成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小儿因为扁桃体隐窝较表浅,被膜较厚且致密,不易发生扁周脓肿。该并发症多发生于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极少。可表现为患急性扁桃体炎3~4天后,全身症状如发热仍持续或继续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患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日后,疼痛更剧,因不敢吞咽致口腔内唾液潴留,甚至外溢,言语含糊不清。因炎症浸润翼内肌,常有张口明显受限,不能进食。患者头偏向患侧,颈项呈假性强直。同侧颌下淋巴结常肿大疼痛。脓肿形成后可见扁桃体周围有明显的局限性隆起;
(2)咽后脓肿及咽旁脓肿炎症波及咽喉间隙或咽旁间隙,引起相应区域的脓肿形成。二者均可引起喉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故一旦发生,应高度重视;
(3)其他急性扁桃体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
2、全身并发症,其发生与各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急性关节炎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受累较少。受累关节运动时感疼痛,仅当并发风湿性关节炎时方出现关节肿胀;
(2)肾脏疾病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及IgA肾病。前者多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2~3周,后者则常发生于发作后3~5天。另外,还可并发急性尿道炎、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等;
(3)风湿热
其症状常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1~3周后,也可发生于急性炎症期;
(4)循环系统疾病
可引起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全心炎。在急性扁桃体炎后出现风湿热者,心脏并发症尤为多见;
(5)其他
脓毒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胆囊炎等;
治疗
1.一般疗法
患者应充分休息,远离起病诱因,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禁食辛辣、烧烤、油腻、戒烟戒酒。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内水盐平衡。休息处应湿润通风。因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故最好能隔离患者或嘱患者戴口罩。
2.抗生素治疗
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对革兰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若已发生局部并发症如扁周脓肿,为防止脓肿扩大引起严重后果,可静脉给予第三代头孢抗生素同时合用甲硝唑或单独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3.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还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消退炎症。醋酸氯已定溶液、复方硼砂溶液、1:呋喃西林液漱口均有一定止痛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
4.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已形成扁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的患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另外,对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或扁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两周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炎症控制后手术切除扁桃体;
图片和内容来源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及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wh/9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食用菌产品治好了我的疗淋巴结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