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炎症的话题4多吃糖究竟有多坏
糖供给人体能量,占人体活动所需全部能量的大约70%。有人把糖称为人体的主要“燃料”,足见糖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婴儿出世后首先就要接触糖,因为母亲的乳汁里就含有乳糖。人要吃饭,而饭的原料粮食中也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部分糖。
平时吃的糖,除葡萄糖之外,大都是不能直接被身体利用的,必须经过氧化,使它们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利用。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离不开葡萄糖:脑要思索,需要葡萄糖供给动力;心要跳动,需要葡萄糖补充能量;肾脏、肝脏正常功能的发挥,也需要葡萄糖的供应。这不等于说葡萄糖吃得越多越好,更不需要刻意去增加葡萄糖的摄入。
每天最好不要超过40克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成人每天的糖分摄取量应少于整日热量的5-10%,约为25克糖。美国心脏学会的建议也很严格,年女性的标准低值为卡,男性为卡,糖的摄取量分别应少于每日20克和36克。不过这里指的糖特指精制糖,不包含自然存在的糖,如奶类或者水果类,因为这些食物除了单糖外,也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素。而精制糖则除了热量,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营养素,吃多了会让人变胖,蛀牙、发生代谢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所以,对于一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孩子和年轻女性来说,每天摄入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营养学家们推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30-40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话,30-40克糖(即6-8块糖块)的数量限制是非常容易突破的。
糖的危害与烟酒相当
科研期刊《自然》(Nature)年2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砂糖的毒性真相”。文章中提到,糖对人类的影响不仅是产生‘空热量’,即含有高热量却缺乏基本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导致发胖,糖分还会干扰人体内的激素,向大脑发送“继续摄入”的信号,使人上瘾,还会引发代谢综合征,导致多种疾病。
当今世界和死于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疾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更多的人是死于“富贵病”而非疟疾、霍乱等贫穷病。而导致这些富贵病的元凶除了我们熟知的烟酒外,就是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及垃圾食品。
糖不直接导致慢性疾病,真正“致命”的是糖的毒性作用引发的代谢综合征——糖在肝脏中代谢,肝脏会将糖转化为脂肪,提高甘油三酯,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干扰代谢,使血压升高并可能损害肝脏,此外还将提高心脏病发生率和中风几率等,引发多种疾病。
为什么摄入过多酒精也会引起诸如高血压和脂肪肝等健康危害?其实酒精就是发酵过的糖,而且是高升糖食物,啤酒的升糖指数高于白砂糖。区别不过是葡萄酒来自葡萄糖,威士忌、啤酒来自麦芽糖罢了。
糖会蛀牙
相信大家知道最多的烫得坏处就是蛀牙。所有糖里面,蔗糖也就是常说的白砂糖最容易引起龋齿,其次是葡萄糖、乳糖,木糖醇对牙齿的损害不大。
蔗糖引起龋齿的原因是,导致龋齿的细菌对蔗糖的利用率最高,碰到蔗糖产生乳酸,在一定的pH值中(5.5最适宜)牙齿脱钙,腐蚀表面形成牙洞,牙齿就被蛀掉了。但是并不是吃一颗糖会蛀掉一颗牙齿,而是糖分长时间停留在牙齿表面,又不按时刷牙造成的结果。牙齿表面大约每隔12个小时形成一道保护膜,有修复和抵抗细菌的作用,如果牙齿上有糖分,保护膜把糖分形成的酸性物质包覆在里面,坏的东西就可以在里面侵蚀牙齿了。要想吃糖,不长蛀牙,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是必须的。
高升糖食物会影响代谢
人体在吸收高升糖食物时,例如含糖饮料、高果糖糖浆、糖果、糕饼和汽水,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的葡萄糖。当大量的葡萄糖涌入血液中,人体就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脏合成的荷尔蒙,它能使人体所有的细胞膜都被葡萄糖渗透,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葡萄糖会立刻被身体使用以产生卡路里。当葡萄糖过多时,它则会把多余的糖分以肝糖的形式储存转变为脂肪,累积储存在肝脏中以(需要时再快速利用),接下来再以脂肪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人更是如此。
此一能量的储存机制,等于是一个“移动食品储存器”,在人类祖先面临饥荒,又不知道如何长期保存食物之前,是存活的必要机制。同样的,对于需要冬眠的动物来说,也是这项机制确保了它们的生存。然而,在富裕国家里,这项“营养储存”机制已经失去了存在意义,因为当人们摄取过多食物时,长期积存在体内的脂肪反而会导致身体机制与代谢方面的累赘。而且,我们吃进的有害毒物与污染物,最终也是积存在人体的脂肪中。
高升糖食物会加快饥饿感
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将决定下一次饥饿感会间隔多久出现,当糖分被吸收和储存成脂肪的速度越快,饥饿感就会越快到来。因为糖类一旦储存成脂肪,就会再度感觉饥饿而激起想吃零食的欲望。如果你吃的零食也是高升糖食物,那它又会被转存成脂肪。
其实,你可以选择有些有“食欲节制”功能的零食来抵抗饥饿感,如榛果、开心果和核桃等坚果类。
高升糖食物会促进发炎,间接促进癌细胞生长
当吃进甜点或淀粉等高升糖指数食物时,会造成血糖疾升;而当血糖超过某一浓度时,就会形成有毒的高度糖化终产物(AGEs)。这些发炎毒素,也会诱导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更加促进发炎、老化与癌症。
每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快速飆升時,胰脏会分泌胰岛素来促进糖在细胞利用,当胰岛素分泌时,会促进身体发炎,肝脏也会产生一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来帮助细胞利用糖分;不幸的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是促发炎的荷尔蒙,也是癌细胞最喜欢的促进生长激素,会导致癌细胞恶化或扩散。
胰岛素与类胰岛生長因子还会刺激性荷尔蒙的合成,同时降低“性荷尔蒙结合蛋白(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的合成,导致性荷尔蒙的生物活性增加,间接促进癌细胞生长。
但是癌症病人完全杜绝糖的摄入想要饿死癌细胞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健康细胞和癌细胞使用糖的路径不同,完全减少糖的摄入,会让正常细胞挨饿、体力不足,而癌细胞则可以透过其他无氧代谢路径继续存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wh/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酵素调理疑难杂症案例之淋巴结节
- 下一篇文章: 纯中药口服外用治愈淋巴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