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嘉兴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目前进入了哪一阶段?

企业复工复产后能得到哪些金融扶持?

如何保障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配药问题?

针对这些企业、群众关心的问题,刚刚,嘉兴举行了第九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伟荣通报我市疫情防控情况;市金融办主任包毓琼、市医保局局长俞红平、嘉兴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瞿咬根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程恩光主持发布会。

嘉兴疫情平稳,出现“三下降”态势

年2月14日0-24时,嘉兴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例,新增确诊病例为秀洲区。截至2月14日24时,嘉兴市累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43例,重症病例5例。确诊病例中,南湖区8例、秀洲区15例、经开区2例、嘉善县6例、平湖市2例、海盐县1例、海宁市4例、桐乡市5例。累计出院10例。

王伟荣介绍,我市当前疫情呈现平稳态势。2月10日—14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人数持续下降,由下降至人;发热门诊量持续下降,由人减少到人,医院留观病人从人减少到人;地区风险等级持续下降,按照省里“五色法”评估机制,我市各县(市、区)的风险等级总体下降,其中3个县(市)风险等级从较低风险下调为低风险。

据介绍,自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11号令发布以来,我市对不符合条件的居家隔离对象转为集中隔离。此外,我市出台了返岗返工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复工企业的防护指导,确保安全复工。

王伟荣表示,虽然前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返岗返工大背景下,我市将面临新一轮防输入、防扩散的压力,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绝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工作划重点——

按照省委“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从细从实、管控到位,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推进精准管控。将推动封闭管控向精密智控转变,以镇(街道)为单元,绘制五色“疫情图”,发布《来嘉、返嘉人员分类管控办法》,差异化精准化做好防输入、防扩散。继续充分发挥网格力量,落实群防群控机制和集中硬隔离、居家隔离硬管控各项措施,继续强化重点场所管控,坚决切断疫情散播途径。

二是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将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推广应用“健康码”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大数据手段,对返岗返工人员实行绿、黄、红三色管理,及时隔离重点人员,放开健康人群,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全力确保复工复产安全可控、万无一失。同时,继续按照省防控领导小组1号、2号责任令的要求,切实保障企业物资运输畅通,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快递、外卖等安全顺畅送达。

三是切实抓好医疗救治。从2月6日首例患者出院以来,出院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0例,反映了我们前期的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成效。接下来,将继续落实好“四集中”原则,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记者提问

疫情发生后,国家医保局提出了“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医疗机构不因费用问题而影响救治”的要求,请问嘉兴是怎么落实的?

市医保局局长俞红平

为落实“第一个确保”,即“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

首先是全纳入。患者治疗需要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只要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诊疗方案,不论是医保目录内的,还是医保目录外的,全部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统一按照甲类标准%支付。

其次是不调减。对异地就医患者,实行先救治后结算,由医保基金先行垫付费用,而且不需要患者承担10%到20%的异地就医自负费用。

第三是零负担。联合财政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消除患者对救治费用的后顾之忧。

为落实“第二个确保”,即“确保医疗机构不因费用问题而影响救治”,我们第一时间向定点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并根据救治情况及时追加额度,医院资金垫付压力,并明医院总额预算。目前,全市已累计预拔医保基金1.1亿元。

记者提问

疫情期间,市民出行不太方便,医保部门是怎么解决长期用药患者日常配药和办理医保业务的?

市医保局局长俞红平

针对长期用药患者配药问题,疫情期间,我们推出了三项举措:一是将慢性病单次最长12周的配药量,从原医院医院。二是对老年病或其他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明确可以参照慢性病政策配药。三是考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方面原因,允许患者委托家属或他人到定点医药机构代配代购药品。上述举措,以保证用药安全为前提,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把握。

针对医保业务办理问题,我们主要推广“不见面办”和“延期办”,以减少窗口办理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见面办”就是参保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办理所有32个医保事项。另外,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办理。

“延期办”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允许延长缴纳时限,待疫情结束后补办补缴,期间不影响医保待遇。另一种是因异地就医等特殊原因需要凭发票到窗口报销的,明确:去年发生的费用,办理时间延期到今年年底;今年发生的费用,延期到明年年底。

另外,为了方便市民赴外地就医,疫情期间,对没有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视同办理,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已备案政策予以报销。

记者提问

在加强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我市金融系统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市金融办主任包毓琼

自疫情发生后,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保障服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金融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加大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和民生保障等相关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出台了《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金融服务重点企业名单》,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优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自1月22日以来,为4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万元,其中万元为纯信用贷款,全部执行优惠利率政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再贷款资金,截至目前,我们争取到1.3亿元再贷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辖内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市民“菜篮子”,对享受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企业,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制定专项信贷政策,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比如:省联社嘉兴办事处出台《嘉兴农信全力配合打赢防疫阻击战十二条实施意见》,安排60亿专项资金,用于防疫企业紧急融资及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嘉兴银行出台了支持疫情防控及金融服务保障的18条政策举措,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下调贷款利率,减免各类结算费用。统筹安排23亿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对0余家复工复产企业提供10亿元信用贷款,利率在现有产品定价基础上下降10%。

三是全面推行线上审批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发挥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加快企业融资需求的线上审批,仅2月当月已线上审批77笔,融资4.5亿元,其中:对10家重点企业完成线上审批18笔,融资2.7亿元。同时组织金融机构通过线上顾问、远程服务等形式,对小微、首贷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进行顾问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精准匹配和高效转化。

记者提问

当前我们在帮扶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政策?

市金融办主任包毓琼

小微企业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期间,尤其在当前企业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更加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帮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得抽贷、断贷、压贷,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稳定小微企业存量贷款,增强小微企业发展信心。如嘉兴银行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采用无还本续贷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审批无还本续贷金额万元。在稳定小微企业存量贷款的同时,我们还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运用央行再贷款资金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嘉兴银行和6家农商行发放了3.8亿元“央行防疫贷”,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家,加权平均利率4.8%,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万元。

二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疫情发生后,全市10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响应号召,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率,如市小微企业信保基金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推出“防疫应急贷”担保产品,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供最高0万元的融资担保支持,并免收担保费。“防疫应急贷”推出后,嘉兴君泰医用辅料就通过该产品获得了万元的贷款,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缺口。

三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稳定器作用。如嘉兴出口信保出台了8条举措,在不提高费率的情况下,对小微联保平台,新续转提高20%的保障额度,支持小微企业防范出口风险,同时,开通定损核赔绿色通道,优先响应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出险理赔,仅2月份赔款已达.6万元。

我们在嘉兴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公布了全市各金融机构的联系电话,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联系咨询。

记者提问

目前嘉兴港区2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开复工率实现90%,位列全市前茅,并且港区是全市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尚无确诊病例的主体,你们是如何做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呢?

嘉兴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瞿咬根

在确保疫情平稳可控的前提下,嘉兴港区游方面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全力抓好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

一是部署早。实行“一对一”驻企联络员制度,选派了65名业务骨干到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化工生产和港口企业通常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春节期间港区18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16家正常生产,开工率达89%;港口企业也有13家正常作业。因此对于港区而言,一方面是抓好未开工企业的复工复产,更重要的是抓好已开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产能释放。在春节前,我们就要求区内所有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提醒重点骨干企业省外员工尽量不要返回。

二是帮扶早。在嘉兴市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21条意见基础上,结合港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叠加支持企业稳定生产、就业、外贸在内的12条举措。针对企业面临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等问题,与兄弟县市相关部门建立互认互通快速协调机制,为嘉兴石化、嘉化能源等重点企业及时解决码头、船舶、陆上运输及关键岗位人员通行等问题。此外,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机制,实施项目环评网上审批,百亿项目浙江蓝箭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运载火箭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和能评审批。

三是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政府第一时间传达贯彻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最新工作要求,通过驻企联络员动态了解掌握企业需求,落实帮扶措施,不需要企业自己跑政府部门。广大企业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开复工企业全部签订疫情防控军令状和承诺书,做好每一名返工返岗员工“一人一档”信息登记,全力把好源头筛查关、安全返回关和隔离关。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和环保主体责任,守好底线。

南湖晚报

via.南湖晚报记者鲍嘉

摄影王蓉

本期新媒体编辑徐宇洁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hl/1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