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从住院到离世不到7天这位交通海事
“
如果年接受了新加坡方面的邀请,他本可以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他选择了交通运输事业,10年的青春奉献给了海事,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
医院检查,他本可以有更多时间为交通运输事业而奋斗。但,面对持续低烧、牙龈出血、淋巴结肿大等身体“警报”,他坚持“等闲了再去看”,医院就被医生“扣”下:白细胞是常人的40—80倍!
从住院治疗到离世,不到7天。
一切都太突然。他还来不及跟70多岁的父母见上最后一面,来不及跟妻子女儿说说后事安排,来不及打开旅行箱给同事分发重庆小吃。最后一刻,他仍挂念着手上未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长江武汉海事局船员处处长牛百龙,这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长航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海事系统“庆文式”标兵、海军“井冈山”舰首位“荣誉舰员”,年仅45岁就因急性白血病与世长辞。
”
他心里总是装着工作
唯独忘记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早来一星期,我可以保住他的命!”面对家属和前来看望的同事,主治大夫惋惜地表示。
住院前一天,他才从重庆出差回来。出差前,牛百龙肿着右下巴、发着低烧。随后一连4天,他都顶着低烧坚持完成了相关工作。返程时从机场还没来得及回家,他虚弱得连行李箱都拖不动了。牙龈肿大、出血,低烧持续,脖子上的淋巴结足有乒乓球大,折磨了他三年多的耳鸣也挥之不去。
一看情况不妙,妻子硬医院。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都不敢相信:白细胞指数达到,是正常人的40—80倍,他怎么还能坚持那么久?!
住院第二天,同事们得知消息后,医院看望。他还笑着对同事们说,都要保重身体啊!随后给他部门同事打电话,交待了手上急需办理的重点工作。
住院第三天,单位领导去探望,刚做完化疗的他,说话已经很吃力。他却开玩笑地说:“刚好可以在住院期间把没空思考的问题理一理,为下一步几个大课题搭个框架。”
住院第四天,牛百龙的肺部已经感染,喘得厉害的他还不时翻一下手机里的工作群,生怕耽误了什么工作。
住院第五天,医生给他上了呼吸机。鉴于他十分严重的身体状况,妻子发信息婉拒了单位众多同事的探望。
年12月29日凌晨,牛百龙停止了呼吸。
从被“押”进医院,到永远离开,仅仅6天多。
这一次,他本来以为只是感冒发烧,很快就会没事的,因为以前身体的诸多不适,都被他一拖再拖给“过去”了,尽管家人和同事好几次催他去全面检查;这一次,他被医生“扣”下后,还一心想着只要积极治疗,就可以重回工作岗位,“工作上还有好多事儿等着处理呢”。
弥留之际,他还对妻子说,“行李箱里放着给同事们带的重庆小吃,一定要记得送去啊”;对来看他的同事说,“给大家添麻烦了,落下的工作回来补上”。
可是,大家没能等到他“把工作补上”,他就怀着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对同事朋友的无比感激、对家人的无比亏欠,走了。他相信自己能很快好起来,一直没让妻子把病情告诉在江苏老家的父母,以致没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
“对爸爸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出差。每次出门前他都会回头一笑,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了!”送别时,女儿哭泣着。旁边精神有些恍惚的老父亲,只是在不停地颤巍巍地念叨:“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为什么……”
“且看夕阳西下,一轮红日忆朝霞;又见耕牛晚归,无鞭在耳自奋蹄。”牛百龙的QQ空间里,依然有他留下的两行诗。他的心里总是装着工作、家人,唯独忘记了自己的身体。
坚持忠诚履职
好让百姓享受安全便捷
如果不是选择成就自己的梦想,他现在本可以过得很富足、安逸。但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他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头顶国徽、肩戴海事章的交通海事人。
年,已成为技术精湛、小有名气的远洋船长牛百龙,同时有两个机会摆在面前:一个是被新加坡国际化学品分销协会“相中”,邀请他担任协会安全检查官,年薪达人民币60万元左右。为表达诚意,外方甚至已开始为他办理护照。另一个就是长江海事局的对外招聘公告,他十年航海生涯中一直期待的梦想。
他毅然选择了用青春成就梦想。
“牛船长,你真的愿意成为一名公职人员吗?要知道,今后的年收入可能还赶不上你的月收入呢?”面试时,海事主考官很诧异地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按理说更需要钱,但我更希望能够利用所学为国家服务,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让生命更有意义!”牛百龙朴实地笑着答。
加入海事队伍后的十年里,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武汉海事局交管中心、指挥中心、船员管理处等部门锤炼本领,勤奋钻研,书写了一篇篇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奉献篇章。特别是自年3月起,担任武汉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的3年时间里,他用忠诚、敬业,创造了突出业绩。
记者了解到,武汉是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武汉海事局负责的长江武汉段全长.5公里,通航环境异常复杂:辖区渡口多,包括年客运量超万人次的城市渡口;桥梁多,已建、在建跨长江大桥达12座,包括“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险滩多,几处险滩往年都出现险情事故;武汉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注册的船公司特别多。
作为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他要和同事负责长江武汉段水上应急搜救指挥协调工作,24小时运行。为此,他时刻绷着“险情就是命令”这根弦,手机24小时开机,并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z/1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洪灾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所有人澎湃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