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孩子发烧的方法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身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尤其是发烧。
大多数人见到孩子发烧了,都会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退烧。
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家注意了,这么做恰恰是错的。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对于发烧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应对策略,到底该怎么做?下面就把这些全部分享给大家:
1.千万别急着退烧,应该让“发烧”飞一会儿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得出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刷新了世界对“发烧”的看法,此项结果被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刊物《免疫》上。
此研究成果大概原理为:
免疫细胞是促使患病身体康复的物质。但是,当身体被病原体感染,这些免疫细胞只有通过血液循环来到感染部位的小血管,成功停留下来并爬行穿出血管才能到达感染部位和淋巴结,然后消灭病原体。
免疫细胞能够成功在感染处停留下来并“穿越”血管,靠的是免疫细胞表面,一类名为alpha4整合素的细胞黏附分子,用来负责免疫细胞的停留(黏附)、爬行(迁移)和穿出血管等过程。
当身体发烧到38.5℃及以上时,会大大促进免疫细胞中一种名为Hsp90的蛋白质的表达,同时Hsp90会被“招募”到细胞膜上与alpha4整合素“结合”。
这两者的结合大大加快了免疫细胞“运动”(黏附和迁移)的速度,使病原体更快地被消灭。陈剑峰研究组发现,如果阻止发烧,或人为破坏Hsp90与alpha4整合素的“结合”,会导致动物实验中的病鼠死亡率大大增加。
“因此”,该研究负责人陈剑峰说:“发烧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感染部位出现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快了身体的康复。”
但值得一提的是,Hsp90只能在体温达到38.5℃以上才能实现被诱导表达,也就是说发烧到一定程度的高热才能起到帮助更快康复的作用,低烧不行。还有,一旦Hsp90被成功诱导,即使很快体温回归正常水平,Hsp90的表达也仍可维持约48小时。
因此,看到孩子发烧,不要盲目地马上去退烧,而是注意密切观察,在孩子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将其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再使用退烧药帮孩子降温,此时亦不必担心降温后会影响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效果。
2.激发胸腺的功能,助力康复
人体的免疫器官有骨髓、淋巴、胸腺、脾脏等。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其中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主宰,被称为“免疫中枢”当之无愧。
胸腺基本决定了人的免疫能力。它在性成熟前成倍增长,重量可达到35g;而性成熟后,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老年时,它的重量会减少到比刚出生时还要小,功能也逐渐退化,这就是老年人患癌率高的原因。
所以胸腺的健康对疾病很关键。美国学者沃尔福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幼年狗的胸腺移植到了老年狗体内,结果老年狗重回了青春,且寿命也比同龄狗长得多。
胸腺分泌的激素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而擦胸可刺激胸腺,通过它功能的恢复和提高,助力人体抗癌抗病。具体做法是:
手掌上下左右摩擦前胸剑突至颈下区域,至感到发热充血为止。注意用力适度,勿擦伤皮肤。每日晨起和睡前进行为佳。(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纵膈的前方,呈一对颜色为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状腺体)
3.慎用、巧用药物
经常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多有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免疫球蛋白及其亚类的部分缺乏、细胞因子活性降低等现象。
这类人群本就自身免疫力不强,很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常会伤害人体免疫系统。
比如,研究证实:强力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人体免疫功能,或诱发免疫缺陷。医学专家一再告诫人们,感冒发烧一般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减少病人体内负责免疫的荷尔蒙。在孩子的痰或鼻涕变黄或绿前,不要服用抗生素。
再比如地塞米松是糖皮质类激素,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因其免疫抑制作用,医学上对其应用十分严格。
但,若治疗不及时,患儿体质在疾病中将进一步下降,对健康亦有害。
发烧是炎症所致的说法是正确的。积极、巧妙的治疗对疾病有利,所以不必消极对待用药。比如大多数清热解毒的中药具有抗急性炎症的作用。实验得出,原因在于清热解毒中药能够很好地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用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用得对,不但可以使身体康复,还能增强免疫力,相反,滥用药物不但不能治病,还会伤害免疫系统。
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z/1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蚊子最大的天敌,居然不是蚊香教你个小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