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动健康按+

根据国际淋巴瘤会议报道的数据,全球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万人,死亡病例超过2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有次我参加一群医生朋友的聚会,大家都在谈论自己平时坐诊的见闻。

轮到了一个肿瘤科的医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他说“我门诊时常听见这样的一番痛苦描述”:

医生,我无意摸到自己脖子这里有一个淋巴结肿块,不会这就是传说中的淋巴瘤吧!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焦虑,您快帮我看看!

据说,肿瘤科的医生每天要面对很多这样的患者。

刚好上期发布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怎样看甲状腺结节的B超报后,后台也收到了秒友的留言,想让我写一篇关于淋巴结节的科普。

那么咱今天,就学习关于淋巴结节的知识吧!

什么是淋巴结和淋巴结节?

1

首先,淋巴结属于人体内部的正常组织,它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体表(颈部、枕部、耳后、腹股沟)或体腔(腹腔、胸腔、纵隔)。

正常人的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淋巴结的日常工作是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楚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

▲免疫器官淋巴结

划重点,淋巴结是身体的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但淋巴结节则是淋巴结的一种可能引发病变的状态。

如果结节比较小,且为单发的,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结节比较大,甚至多个结节融合在一起,那就要引起重视。

如果淋巴结肿大,建议做个淋巴结活检,可以明确淋巴结的性质,指导后续治疗。另外医生还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其他一些检查:如血常规、骨髓检查、B超、CT等辅助。

通过检查,明确病理性质,再根据病理性质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良性淋巴结病变有急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等;恶性淋巴结病变则有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等。

淋巴瘤又是怎么一回事?

2

说到淋巴瘤,过去20年,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恶性淋巴瘤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列恶性肿瘤前十位。

说句题外话,恶性肿瘤夺去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而且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往往会连累整个家族为其负债累累。

所以恶性肿瘤是国家规定的,每家保险公司的医疗险和重疾险中的必保项目。

数据来源:网络

话又说回来,虽然不是所有淋巴瘤都是恶性肿瘤,但是比较多的淋巴瘤患者,一被发现就已经是晚期了。

这主要是因为淋巴系统发生恶变后常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比如说发力或者有点低烧,这些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而且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淋巴结又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淋巴瘤依靠手术是切不完的,化疗是针对淋巴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而且淋巴瘤的高发年龄为40-50岁,平均死亡年龄50岁,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3

好多人都能摸到自己的淋巴结,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那么,一旦发现自己的淋巴结大了,是不是就得马上看医生呢?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怀疑得了淋巴瘤

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这是淋巴瘤的典型表现之一!以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窝和腹股沟次之,淋巴结表明光滑,质地较韧,按压不痛;

肿大淋巴结压迫症状:淋巴结肿大时可能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压迫。例如在纵膈里,会造成胸闷胸痛;在腹腔里,造成腹痛腹胀等;

肿瘤浸润相应脏器所致症状:淋巴瘤晚期,会出现全身各处转移。颅内转移出现头痛、瘫痪;骨骼转移出现骨痛、骨折等;

淋巴瘤的全身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大于38℃、盗汗、半年内体重减轻10%以上等。在发病早期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小感冒而延误治疗,因此它被称为“最会伪装”的肿瘤。

许多年轻朋友要么因为认知不够而导致过度恐慌,寝食难安,一来二去地病急乱投医,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医院挂号检查,或者听从迷信和旁门左道);要么因为重视不够,最终导致延误了病情。

这里需提醒广大秒友,重视自己健康症状是对的,但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为谨慎起见,应引起警惕并及时至血液科就诊,切莫自行判断,所有症状一概而论。

确诊淋巴瘤需做哪些检查?

4

一般来说,在血液科或肿瘤科门诊就诊时,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您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随后可能开具一系列检查,一定要积极被配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比如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

目录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骨髓检查、生化检查、感染筛查等。

影像学检查:CT(全身电子计算机断层检查)、MRI(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超声成像。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诊断一般包括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必要时会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如果碰到了疑难病理,可能会出现难以确诊的情况。

医生会根据情况在必要时进行疑难病理会诊,病理医生也会根据需要,选择更多的标记物,甚至数次标记才可确诊。

因此获得诊断往往需要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怎样预防淋巴瘤?

5

从病因来分析的话,一般认为,淋巴瘤的发病可能和基因突变,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合并自身免疫病等有关。

病毒感染

感染病毒后可能会引起淋巴细胞受损,使细胞发生突变,从而诱发淋巴瘤。例如,乙肝病毒可能与弥漫大B淋巴瘤有关。

精神压力

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导致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也可能诱发淋巴瘤。

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装修、人体接触放射线、苯类的化学制品等,也会刺激淋巴系统,诱发淋巴瘤。

再从发病趋于年轻化来看,很多公众人物都是年纪轻轻就得了淋巴瘤,因此去世的青年艺人也不在少数。

那是不是这个病喜欢年轻人?

其实这是因为现代有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很不健康,比如:吃饭没规律,基本的睡眠也没有得到保证等等。长期过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淋巴瘤就会找上来。

所以,想要预防淋巴瘤,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六点:

6招预防淋巴瘤

及时治疗炎症:某些细菌、病毒感染,常被认为是淋巴异常的因素。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躲开有害化学物质:一年中染发最好不超过两次;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等,装修材料选择环保型,新装修的房间要充分通风。

学会自我解压:淋巴瘤也是一种“压力病”,应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运动,适度体育锻炼。

避免高脂饮食:吸烟及高脂肪饮食也可增加患淋巴瘤风险。建议多吃新鲜果蔬,减少脂肪摄入,少吃腌制食物。

懂哥结语

关于癌症,懂哥建议大家要记住3个1/3和3个“早”。

有数据曾显示,癌症患者中有1/3的患者是确诊后被吓死的,余下的1/3是因为没钱配合治疗而死,而最后真正因为癌症恶化导致死亡的患者其实只有1/3。

其实当今世界,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我们在对待癌症的心态上,也应该与时俱进。

而且即使是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能提高治愈率,技术在向前,患者保持乐观得心态,就是对治疗最积极的配合。

后面,懂哥准备就“肿瘤标志物”的知识点为大家做个专题科普,想看的秒友们,别忘了给今天的文章点个“在看”噢!

↑↑↑

扫码订阅“秒懂健康”

回复“防癌”查看专题列表

还想知道其他健康知识?欢迎留言告诉懂哥

说不定咱们的下期话题,就专程为你来解答

·END·

欢迎转载到朋友圈或在文末点个“在看”发现甲状腺结节没那么可怕预防疾病从提高免疫力开始

推荐阅读

你所学到的急救知识,也许会害死你

朋友圈卖束腰的微商对不住了,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你的肾是怎样一步步坏掉的,这个漫画太形象了!

人流对女性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这些人,亲手把癌症卖给了3.5亿中国人。

⊙本期内容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health

infinite.net.cn;

分享是一种美德,“在看”是一种态度

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在看”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l/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