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洪每天学一味中药,僵蚕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药用部位
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致死的干燥虫体。
2别名天虫、僵虫、白僵蚕。
3动物形态雌雄成虫全身皆密布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4.3厘米。头部较小。复眼l对。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触角呈羽毛状。翅2对,前翅位于中胸部,呈三角形,较大;后翅生自后胸,较小;翅面有白色鳞片。雌性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性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体色灰白色至白色,胸部第2、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l尾角。
4产地分布人工饲养,一年可繁殖3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长江以南为主。
5采收加工收集养蚕时自然感染白僵菌病死或人工接种培养的僵蚕,以石灰吸收水分后,晒干或微火焙干。
6药材性状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厘米,直径0.5~0.7厘米。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黄棕色;体腹面有足8对,呈突起状,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叉分枝状。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具4个亮黑色或亮棕色的丝腺环。气微腥,味微咸。
7性味归经性平,味咸、辛。归肝经、肺经、胃经。
8功效与作用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9临床应用用量5~9克,煎服或人丸、散。用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10药理研究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具有抗凝血、降血糖和明显抑制肉瘤S的生长,及具有较弱的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
11化学成分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
12使用禁忌心虚不宁、血虚生风者慎服。
13配伍药方1、治风壅牙痛:僵蚕,藁本、白芷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揩牙痛处,用盐水灌漱。(《普济方僵蚕散)
2、治重舌、木舌:僵蚕3克,黄连(蜜炒)6克。为末,掺之,涎出为妙。(《积德堂经验方》)
3、治喉痹口疮,腮颊肿痛:白僵蚕(炒去丝、嘴)、牛蒡子(微炒)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5丸。每服1丸,含化,食后。(《杨氏家藏方》消毒丸)
4、治喉痹失音:瓜蒌皮(炒)、僵蚕(炒)、甘草(炒)各6克。共为末。每服9克,姜汤下。(《疑难杂症简方》)
5、治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好末茶30克,白僵蚕30克。上为细末,放碗内,倾沸汤一小盏,用盏盖定,临卧,再添汤点服。(《瑞竹堂经验方》僵蚕汤)
6、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1.5克,日三服。(《千金要方》)
7、治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8、治一切疥癣:白僵蚕24枚(炒去丝),蝎梢5枚(去毒,微炒),地龙3条。上件研令极细。分作二服,小儿作五服。温酒调下。服药,然后澡浴。(《杨氏家藏方》三神散)
附:中药喝法有讲究,这么喝最有效!冬日,不少中老年人会开些中药养生滋补,增强抵抗力。服用中药时温度有什么讲究?一天喝几回?喝中药需要忌口吗?
喝中药有讲究,这么喝最有效!
“不少人在喝中药时,习惯趁热一饮而尽,其实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适合热服。”
实际上,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非常讲究,光服法就有10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冷服和热服。
一般汤剂均宜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可和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呕吐或食物中毒者服药均宜冷服,热证用寒药可以冷服;用来解表散寒的中药需要通过热服来帮助发挥药力。
饮食禁忌要记牢“服药时间和次数是由病情和药性决定的。”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病缓服两次,而危重时可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缓解病情。
老年人服用中药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滋补中药宜空腹或饭前服用,这样便于药物成分的吸收;服用对肠胃有刺激性的中药时,应在饭后立即服下,以减轻药物对肠胃的刺激。“老年人的肠胃功能相对脆弱,尤其需要注意。”此外,慢性病必须定时服药,使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服用中药时,饮食也要格外注意。服药期间应该少食用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服药者的消化负担。
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辛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为酒类、辛辣味食物属热性;鱼类、肉类食物厚腻易生热生痰,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
服用解表、透疹药时应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生冷、酸味食物会影响药物的解表、透疹作用;服温补药时,应该少饮茶,禁食萝卜,因为茶叶、萝卜的凉性及下气作用能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
如喜欢该文章,可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l/1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频道月刊middot8月9月1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