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你帮忙,找虫找人
锥蝽事件
年,在临近广州的顺德,发生一起锥蝽叮咬人事件,经调查,这是在顺德首次发现并记录红带锥蝽。由于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而美洲锥虫病目前在全球的扩散不容忽视。
关键是且由于该病的隐匿性,人类感染后不容易被发现,如未能及时治疗,将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危及生命。
锥虫病传染源一旦输入,极有可能造成本地传播。
因此,希望通过这篇文章
让我们了解
美洲锥虫病和媒介锥蝽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找到锥蝽
找到潜在的病人
真正做到疾病的预防控制
你见过它们吗?长这样→←放大仔细观察看得不够清楚?再来!锥蝽和卵
不同品种,全面了解
牢记这张,是特征(头部似锥)
这就是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
在广州俗称“木虱王”,经小范围调查,了解到在多个区有市民曾见过类似锥蝽的昆虫,有被叮咬的案例。
你被它咬过吗?锥蝽的若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
锥蝽也被称为“接吻虫”
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
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
同时也会叮咬其他部位
它能传播什么疾病?它传播美洲锥虫病
又名克氏锥虫病,恰加斯病
美洲锥虫病又是什么?美洲锥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由克鲁斯锥虫引起,主要传播媒介为吸血猎蝽,于年由Chagas医生发现,故称Chagas病。
该病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
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
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锥虫病有那么严重吗?如果不小心得病了,治治不就好了嘛~大惊小怪
当然不是,这病确诊率低,无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
什么人可能得锥虫病?在有锥蝽分布的地区
锥虫病可经各种途径传播
出入过拉美地区的人员
均有可能被感染
广州有这样的人和虫会怎样呢?美洲锥虫病传染源一旦输入
极有可能造成本地传播
所以
我们要赶紧找虫找人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在哪里可以找到锥蝽?它们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在夜间外出活动。
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鸡窝等处,易于发现它们的踪影。
也有人说曾在旧木屋、自家花盆旁以及在农家乐的木堆旁发现它。
美洲锥虫病分布和传播情况如何?它主要在拉美地区流行,距离广州这么远,不用怕吧……
以下两图是目前该病在全球的迅猛发展情况,其实,如果不加防范,它并不遥远。
克氏锥虫病在全球的发病情况(-),拉美地区最为严重,但随着全球化进程,该病扩散速度和程度不容忽视。
希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
广州不出现红点!
图示克氏锥虫病的扩散情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该病搭乘上了“顺风车”。离我们很近的日本已有病例。
中国有没有呢?
通过此次调查,让我们清晰了解中国的情况,配合相应的措施,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这项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
如果真的看到锥蝽要做什么?如果你看到锥蝽,请拍照后用矿泉水瓶或其它带盖容器装好,记好采集时间和地点(如:,22:00,海珠区海幢街30号房),联系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如若确定为锥蝽,我们将为你提供每只8元的奖励金和健康咨询服务。
这项调查与大广州的健康息息相关,请尽量广泛转发。
找人找虫
找人,可以使有需要的人得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同时也切断了传染源;
找虫,掌握了该病的媒介状况,为实施高效准确的防控提供依据。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
并用举手之劳来为广州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请帮忙找虫找人吧!
转发到朋友圈
和我们一起全城通缉
找人!找虫!
统筹:花儿
撰文:徐建敏
美编:老幺
点击阅读原文,深入了解锥虫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zl/10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流行病学和临床类型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
- 下一篇文章: 病理学丨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