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
猪圆环病毒
本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感染6-12用龄猪,其特征是引起淋巴系统疾病、渐进性消瘦、呼吸道症状,造成患猪免疫机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主要临床症状为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猪消瘦、呼吸急促、咳喘,黄疽,腹泻,贫血等。发病率一般为同期仔猪的10%-20%,仔猪死产率较高,不死猪的发育明显受阻,变成僵猪、呆猪,失去经济价值。病理变化包括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4倍,脾脏、胸腺萎缩,肠炎,肾炎,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等。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可以认为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Ⅱ型圆环病毒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临床症状PMWS与PCV-2的相关性是最早被确认的,而PCV-2与其他猪病综合征的关系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临床症状,目前与PCV感染所致的疫病有两种:即传染性先天性震颤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发病为6-16周龄,多发于8-12周龄仔猪,其病程由初期消化功能降低而出现食欲不振到被毛无光泽,皮肤苍白或黄染,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由于病程的进程而发生进行性消瘦,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很大,在15%-60%之间,暴发时死亡率高达30%-50%。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给诊断和防治带来极大困难。
首先保育舍仔猪僵猪的比例明显提高,表现为食欲不振、衰弱、苍白、黄疸、消瘦、精神沉郁和神经症状,有的出现腹泻,有的病猪出现呼吸急促或咳嗽的症状。开始时部分猪有发热的症状。有些猪有比较特殊的结膜炎(眼睑水肿、眼睛分泌物增多)、面部、下颌和颈部水肿(容易与水肿病相区别)。如果有继发感染,则病猪可表现为被毛长而粗乱、关节炎(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继发感染),甚至有些仔猪表现为皮肤继发感染(如渗出性皮炎)的增多。
(一)传染性先天性震颤临床症状变化很大,其震颤程度从轻到重,每窝受感染仔猪的数量变化很大。出生后第一周,严重的震颤可因不能吃奶而死亡,存活者多数在3周时间恢复。震颤为双侧,影响骨骼肌肉,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如突然噪音或寒冷等)可引发或加重震颤。
(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暴发型:发病为6-16周龄,多发于8-12周龄仔猪,其病程由初期消化功能降低而出现食欲不振到被毛无光泽,皮肤苍白或黄染,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由于病程的进程而发生进行性消瘦,股前等体表淋巴结肿大。其临床症状有:僵猪比例明显增多、生长不良或停滞、消瘦、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部分猪出现黄疸。但在同一头猪中,往往不表现出以上全部症状。同时亦有部分猪出现咳嗽、肺炎、发热、胃溃疡、中枢神经症状及突然死亡。其中有些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病多因PRRSV、PPV、PRV等病毒和细菌以及霉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所以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很大,在15%-60%之间,暴发时死亡率高达30%-50%。其临床症状错综杂各种各样,给诊断和防治带来极大困难。
(三)皮炎肾衰型(PDNS)PDNS最早在英国报道,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水泡性疾病,影响皮肤和肾脏。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外周紫红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病灶常融合成条带状和斑块。通常在后躯、后肢和腹部最先发生,亦可扩展到胸肋和耳。病轻的一般体温正常行为无异,可自行康复。严重者可出现跛行、发热、厌食和体重减轻。继发感染者出现全身皮肤溃烂、结痂,PDNS在临床上不常单独发生,在一个发病猪群中往往能同时见到PMWS,PDNS及其他与圆环病毒有关的病例,同时应与猪丹毒、猪痘、渗出性皮炎等区别。本型有时可与PMWS同时发生,或之前或之后发生,散发其他生长猪和育肥猪群中,12-14龄为易感猪群。皮肤:病猪皮肤耳部、背部、胸部、前后肢内侧腹部等处都可出现皮肤炎症,突然广泛出现各种形状的大小不一的稍微突起的红紫色丘状斑点大小在4-10mm,四肢和眼睑周围水肿。由病程的进展紫色斑点病灶被黑色痂覆盖然后渐渐消失留下疤痕。也可单独发病,病灶分布。笔者在华北某规模化猪场亲临现场一年之多,血清学监测PCV一2阳性率为16%,临床上出现症状仅为0.2%。受感染猪死亡率10%-20%。四肢和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感染初期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呆滞,运动失调和无力。胃溃疡和小肠大肠出血,实验室检查:血液中肌酸和脲的含量升高,表明肾脏严重受损,粪便潜血阳性。
(四)繁殖障碍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PCV-2还与繁殖障碍有密切关系。感染猪场的临床症状都是一致的,包括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增多、断奶前死亡率上升等,对胚胎而言,心脏是PCV-2增殖的主要场所,所以其病变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心肌炎。相关性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或导入的新猪群中,实际生产中将初产母猪集中分娩能明显地减少对经产母猪群的影响。
(五)肺炎PMWS和PCV-2相关性肺炎,在许多情况下是交叉的,即相当部分的PMWS猪具有肺炎症状,可以被认为是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而PRDC病猪中也有相当病例具有消瘦、厌食等PMWS症状。PRDC通常是指生长育肥猪的肺炎,是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性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包括肺炎霉形体(M.H)、猪流感病毒(SIV)、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多杀性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弓形体及附红细胞体等。PCV-2日益与呼吸道病相关联,已成为PRDC最主要的病原之一。在美国,PRRSV/PCV-2/M.H混合感染的慢性呼吸道病,其死亡率可达10%-20%,SIV感染同时感染PCV-2,死亡率亦可达10%。相关性肺炎与PRDC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存在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致病力高低及饲养管理方式。PCV-2单独感染可引起温和的细支气管间质性肺炎。但PCV-2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或协同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六)肠炎从有腹泻病史的猪群,不显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检测到PCV-2的现象日益常见,主要引起肉芽肿性肠炎。
(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早期研究者就把先天性震颤与PCV联系在一起,现已证实在先天性震颤猪的脑和脊髓中存在PCV-2的核酸及抗原。在实验接种的不吮初乳猪的脑组织中PCV-2的DNA也存在最多。
解剖症状(一)传染性先天性震颤唯一有关先天性震颤的病理变化为脊髓髓磷脂沉着迟缓:先天性震颤的猪无肉眼变化。(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病理变化:病死猪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皮炎变化。免疫器官: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耳中大,外观灰白色或深线不一的暗红色,切面外翻多汁,灰白色脑髓样。脾肿大、边缘有丘状突起以及出血性梗死灶,也有高度肿大弥慢性出血的,约有20%-30%的脾大面积出血坏死灶被机化吸收,仅残存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脾切面出血坏死灶被机化吸收,睥头和脾尾出血坏死灶被机化吸收,有的病程较久的病例整个脾出血坏死灶被机化而萎缩,被有结缔组织包膜。泌尿器官:肾不同程度的肿大,表面有弥慢性细小出血点,不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的病灶,色彩多样,构成花斑状外观,肾切面外翻三界无明显可见条纹状变性出血灶,肾盂有时出现出血点。肾上腺,肿大,切面可见皮质部坏死。吸器官:肺多弥慢性间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多伴有气喘病、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等疾病的病变。肺的病理变化多种多样,往往不易判定病变的性质。心血管器官:心肌发育不良,缺乏弹性柔软,右心扩张色淡,有的有条纹状变性灶,心包液增量淡黄色,有的病例心包液内有纤维蛋白索状物,心腔内血液凝固性不一。胃肠器官: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胃发育不良,表现胃壁缺乏弹性非薄。各肠段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象。肝胆器官:肝不同程度变性,质度脆弱,表面时有灰白色散在病灶,胆汁较浓稠豆油状不同程度的浓绿色,内有尘埃样残渣。组织学:扁桃体生发中心有大量包涵体,淋巴结有多核巨噬细胞。不同的猪场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不同,这与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类型有关,也与猪场的饲养管理有关。以下是对大部分猪场病理变化的统计结果。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25%,肠系膜淋巴结33%,支气管淋巴结23%);肺炎70%;胸膜炎17%;心包炎12%;胃溃疡30%;结肠水肿18%;腹泻50%;腹膜炎8%;脾肿大14%:肾肿大14%;肝萎缩5%-10%。内脏器官浆膜黄染(黄疸),心脏变形,质地变软,心冠脂肪萎缩。肺脏间质增宽,呈斑驳样,有时出血,手触之呈橡皮样感觉,继发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发生典型的心包炎、胸膜肺炎和肝周炎。全身淋巴结肿胀,腹股沟浅淋巴结肿胀发生继发感染时,淋巴结严重肿胀,皮质有明显的出血。肾脏肿胀,颜色变淡,表面有大量灰白色病灶,皮质变薄,有时肾脏出血。肾门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病理解剖可见肺斑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尤其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面浸润,呈土黄色,有的淋巴结皮质出血,使整个淋巴结呈紫红色外观。心脏变形、质地柔软、心冠脂肪萎缩,肾肿胀,皮质变薄,有时有出血点或灰白色病灶。不同猪场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不同,这与混合/继发感染的类型以及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关。临床上关于PMWS最原始的报道,主要局限于吮乳期及断奶后3-6周的仔猪,而美国主要发生于10-20周龄的猪,一般发病死亡率为5%-20%。我国部分地区调查发现,其死亡率有时可达40%甚至更高。普遍的观点认为PMWS的主要病原为PCV-2,但促使其发生严重PMWS的因素有很多,如病原体共同感染(PRRS,PPV,SIV及其他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免疫刺激(疫苗及佐剂);环境因素(氨气、霉菌毒素、细菌内毒素);应激因素(断奶、合群、转群、运输等);宿主遗传易感性差异。组织学:表现为淋巴器官的肉芽肿炎症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扁桃体生发中心有大量包涵体,气管和支气管周围淋巴样细胞增生,管腔内有变性坏死的炎性细胞和分泌物阻塞。肺因原发病和继发病原的不同则变化相差很大,既有原发病的变化又有继发病的特征。肾小球囊腔有多量炎性细胞增生,肾小管不同程度变性,管腔内有蛋白管型,有的肾小球纤维化,间质血管有微血栓形成,为肾病综合症变化:肝主要是变性变化,间质有淋巴样细胞增生灶:脾病变部为出血坏死,残存部位脾小体有数量不一的淋巴样细胞增生,有小出血灶。淋巴结有多核巨噬细胞(溶酶体粉红色):剖检所见为:肾肿大、苍白,常伴有出血小点。显微病变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常规治疗方案
对临床症状明显患猪进行个体治疗是必要地,用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庆大一小诺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减少并发感染,同时应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恢复治疗。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肌肉注射,也可以使用电解多维饮水或者拌料,增进和调整病猪的免疫器官的功能,增强病猪的体质,以使病猪快速恢复。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制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草药抗病毒制剂会取得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一旦大批发病应用脉冲式投药增加药物剂量特别是对本场猪群敏感的药物。对出现症状的病猪,应隔离单独按疗程治疗。
专病专治特效方案
1、用蓝圆免疫肽(斤/瓶)+头孢噻呋呐(斤/瓶)+柴胡注射液,分点注射,效果显著。
2、用蓝圆免疫肽(斤/瓶)+倍力素(斤/瓶)+柴胡注射液,分点注射,效果显著。
备注:如果体温在41度以上,先用抗生素+小柴胡打一天,再开始用蓝圆免疫肽。
免疫方案在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猪肺疫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增强肺脏对PGV-2的抵抗力。
仔猪出生10——15天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y/7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刘晓莉陈桂秋孙辉青少年甲状腺癌术后反
- 下一篇文章: 调好三焦经,气调顺了,身体就能正常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