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廖品东教授中医推拿经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是指咽喉部的腭扁桃体出现发炎、肿大、疼痛的一种疾病。该病为儿科五官类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患病率不断上升,是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频繁侵袭会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不同程度堵住咽部,影响呼吸、吞咽、发音,甚至出现心、肾的严重并发症,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系统都有严重影响。
小儿扁桃体生理特点小儿扁桃体2-3岁开始发育,6-7岁达到高峰,青春期开始萎缩。故小儿单纯扁桃体大,多属正常现象,更可能是免疫活动的外在体现。小儿的皮肤角质层疏薄娇嫩,容易破损,保护作用差;肠壁通透性高,胃酸分泌较少,杀菌能力低下;少儿期淋巴结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屏障作用不完备。故小儿整体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功能尚欠完善。小儿扁桃体在儿童时期所承担的免疫防御作用比成年期重要得多。扁桃体的功能发育还可帮助小儿获得后天免疫。故在7~8岁以前,扁桃体对小儿机体的免疫防御是不可或缺的。
小儿扁桃体的病理特点小儿咽喉部和扁桃体隐窝内寄生着余种细菌,包括有益菌落和致病菌落。当扁桃体表面上皮、淋巴、血管等组织完整时,可以不断分泌粘液,使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可以随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粘液以痰的形式排出。正因扁桃体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它更易被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侵袭,尤其当小儿疲乏、受冷、食物刮伤、局部受到刺激(烟雾、粉尘、辛辣)等导致抵抗力下降时,扁桃体就会因此发炎,出现充血、肿胀、化脓。
扁桃体肿大临床可分为三度:I度肿大超过舌腭弓但不超过咽腭弓;
Ⅱ度超过咽腭弓;
Ⅲ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可用于判断扁桃体炎的严重程度。
廖品东教授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廖品东教授认为扶正祛邪,化痰祛瘀解毒为本病的基本治法。
扶正重在肺、脾、肾三脏,以补气养阴为主。祛邪重在祛除外感之邪和内生之痰浊、瘀血与湿毒。另此病为邪毒凝聚于喉核,喉核肿大,属于有形之病,非中药汤剂力所能及。小儿推拿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而廖品东教授更重视咽喉局部操作,使利咽散结的近治作用更突显优势。
基本方的组成:
三补方(补肺、脾、肾三经各1~3分钟);
推上三关(3~5分钟);
清天河水与天柱骨(均以局部潮红为度);
掐揉二扇门与拿风池(各1~3分钟);
捏挤板门与按揉膻中(捏挤板门10次;按揉膻中1~2分钟);
捏脊并拿肩井(3~5次捏脊后,末次从龟尾向上捏至大椎时,就势将肩井处皮肤拿起并翻卷。反复操作1分钟)。
咽喉局部操作:
①纵向推抹咽喉。操作者位于患儿背侧,以食指桡侧分别贴于喉节两侧,先横行推抹,去重回轻1分
钟,后以食指指腹从喉节两旁从上直向下推抹10余次。
②拿咽喉。患儿取坐位,医者以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置于两侧人迎穴轻拿之1分钟。
③点揉上廉泉及喉核穴。上廉泉位于正中线,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的凹陷中,以拇指或中指3揉1点;喉核穴为喉结与同侧下颌角连线外上1/3与内下2/3交界处,以拇食二指相对,向扁桃体方向3揉1振。每穴1分钟。
④轻揉天突1分钟。
方解:三补方可调节小儿体质,增强其抵抗力和适应力,达到预防外感和扁桃体发炎;推上三关为温补之法,托毒外出;捏脊配合拿肩井益气扶正,发散外邪;清天河水和天柱骨可清余热;掐揉二扇门和拿风池针对余邪未尽;捏挤板门与按揉膻中针对痰浊、瘀血和气滞。而咽喉局部操作为廖氏特色手法,近治作用明显,有良好利咽散结作用,但对于小儿来说,手法不宜过重。全方攻补兼施,临床可视患儿具体情况加减运用,不仅可以缓解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也可用于控制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
小提醒:推拿治疗前应与患儿进行沟通,以消除其畏惧、紧张情绪,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次,医生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避免食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做到平衡膳食,从源头上减少诱发本病的不良因素。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应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食后及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等食品,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并应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慢性鼻炎、咽炎、中耳炎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y/6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业天灸贴灸治疗慢性咽喉炎详细图解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十二经络不通时的表现,快自己测测中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