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病史介绍:男性,60岁,发现右侧阴囊肿大15天,伴有阴囊坠胀感,偶伴有下腹部疼痛,阴囊未见红肿及皮肤破溃,右睾丸可触及,较对侧增大,质地硬,表面光滑,未触及异常结节,无明显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影像学所见:右侧睾丸及附睾体积增大,睾丸形态较规整,边缘较光滑,睾丸大小约5.8×4.7cm。

大体所见:组织大小7×5×3cm,切面灰黄质中,质地均一,未见明确出血坏死。

镜下所见:睾丸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睾丸被膜下可见肿瘤组织主要由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确的核分裂像,局部可见嗜血管现象,未见坏死区域。

免疫组化:

CD2(+),CD3(+),CD4(+),CD8(+),CD20(+),CD56(+),Granzyme-B(+),Perforin(+),Ki-67(90%+),CD5(个别+),Bc1-2(+),c-myc(散在+),Cyclin-D1(散在+),CD7(-),Pax-5(-),CD15(-),CD10(-),CD21(-),CD23(-),CK(-),Bcl-6(-),MUM1(-),PLAP(-),SALL4(-),CXCL-13(-)

分子病理结果:EBV(+)

病理诊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伴CD20异常表达(该病例为年第5期病理读片沙龙讨论病例之一)

讨论:临床特征:NK/T细胞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2%~10%。NKTCL是一种起源于活化的NK细胞或少数细胞毒性T细胞的肿瘤,其特征包括坏死、血管中心性生长、细胞毒性免疫表型以及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鼻腔是最常见的原发及继发部位。鼻外NKTCL较鼻腔NKTCL少见,常见累及部位包括皮肤、胃肠道、睾丸、肺、眼和软组织。原发睾丸淋巴瘤是指以睾丸肿块为原发症状或主要症状,无明显其他结外器官受侵的淋巴瘤,无白血病性血象及骨髓表现。约占睾丸恶性肿瘤的9%,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睾丸淋巴瘤的80%~90%。原发睾丸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罕见。原发性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1岁,>50岁者占51.9%,以单侧居多。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与EB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据报道显示创伤、慢性睾丸炎、隐睾病、精索丝虫病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病危险增加。手术切除及放化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组织病理学: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由小~大及间变型的混合细胞构成,胞核不规则,核仁不明显或明显,细胞质中等至丰富,淡染或透亮;背景可出现反应性炎性细胞,如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管增生明显,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并侵犯血管壁,常见片状凝固性坏死和凋亡小体;原发性睾丸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坏死呈局灶状或不明显。

免疫组化:主要免疫表型为肿瘤细胞以CD2、CD3ε、CD56和细胞毒性颗粒(GrB,穿孔素,TIA-1)阳性为主,丧失NK细胞部分特征,CD16和CD57阴性,CD30、CD7偶尔可以阳性,原位杂交EBER阳性。本例CD20异常表达。CD20是B细胞淋巴瘤常用的特异性免疫标志,但少数NK/T细胞淋巴瘤也可表达,文献报道5%~8%的T细胞淋巴瘤表达CD20,以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最常见。而CD20在ENKTCL中异常表达罕见,迄今文献仅报道8例。CD20在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更为罕见,极易误诊为DLBCL。

鉴别诊断:

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镜下同样可为弥漫成片的大细胞,细胞形态较为一致,但嗜血管现象不如NK/T细胞淋巴瘤明显,免疫组化(CD20和PAX5阳性)及B细胞基因重排阳性可资鉴别。

2.精原细胞瘤:与NK/T细胞淋巴瘤相似之处为肿瘤细胞都可以为胞质丰富、透明,但精原细胞瘤的肿瘤细胞更为一致,呈分叶状生长,间隔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PLAP、CD、OCT3/4和SALL4呈阳性。

3.炎症性病变:两者都可以为弥漫的淋巴样细胞,但炎症是更为成熟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明显嗜酸性胞质的嗜酸性粒细胞或呈分叶核的中性粒细胞,免疫表型提示B、T细胞多克隆性增生有助于鉴别。

4.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两者免疫表型完全一样,但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常累及外周血、脾等部位,皮肤受累少见,组织学上呈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浸润;睾丸原发性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发生于>50岁老年患者。

5.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状突细胞肿瘤:以前称为母细胞型NK细胞淋巴瘤。该病以皮肤发病多见,组织学具有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或髓母细胞白血病特点,肿瘤细胞中等大小,侵犯血管及坏死灶不明显,与EBV病毒感染无关。二者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D4、CD43、CD56阳性),但鉴别点在于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状突细胞肿瘤CD阳性,EBER阴性;NK/T细胞淋巴瘤CD阴性,EBER阳性。

参考文献:

[1]史晓兰,谢建兰,周小鸽.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病理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47(03):-.

[2]乔红梅,丁富强,陈亮.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6(09):-+.

[3]钟鹏,曾英,马强,林俐,罗清雅,肖华亮.原发性睾丸NK/T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4(10):-.

[4]李杜娟,阚云珍,徐紫光,康红,董新敏,孔令非.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血液学杂志,(04):-.

审核:林旭勇教授医院

编辑:常青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y/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