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钱昭部医师关于部分感冒后遗症诊治的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儿科临床常见的大量病证都是继发、伴发于感冒之后的,故称之为感冒后遗症。本文针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几个病证做分析解释,希望能纠正一些不正常的看法。
一、小儿扁桃体解剖结构
上呼吸道的有其自身的免疫结构,主要由淋巴结和扁桃体组成。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通常我们所说的“扁桃体肿大”特指的是指“腭扁桃体“”。其实扁桃体大致由腭扁桃体(扁桃体)、咽扁桃体(即腺样体)、舌扁桃体组成。
其中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10~20个隐窝,隐窝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等。上皮下方及隐窝周围密集分布着淋巴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常穿过上皮而沉积于口咽部。扁桃体的被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它把腭扁桃体与邻近器官隔开,有阻止腭扁桃体感染扩散的屏障作用。
再就是咽扁桃体,就是常说的腺样体。为一群淋巴组织,类似(上腭的)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感冒过程中。腺样体会受邪而红肿,如未得正确治疗可能造成持续性肥大。腺样体肥大会妨碍鼻子呼吸,并影响鼻窦的排泄,而易患鼻窦炎,也会使欧氏管(otitis,由鼻咽头至中耳的通道)阻塞,而导致中耳感染疾病。
第三是舌扁桃体,是位于舌根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的扁桃体颗粒,大小因人而异。舌扁桃体有丰富的黏液腺,表面的隐窝较短,每个隐窝及其周围的淋巴网状组织形成滤泡,许多滤泡组织构成了舌扁桃体。舌扁桃体产生淋巴细胞,共同参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是机体的防御装置。舌扁桃体病变在临床很常见,但很容易被忽视。常见的为急性、慢性舌扁桃咽、慢性舌扁桃体增生(腭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的病人出现舌扁桃体增生可能是一种代偿反应,舌扁桃体明显增生有时可见于有过敏体质的病人)。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咽喉痛,咽异感,咽下困难,嗜睡,发热,发声改变,耳痛,颌下反射痛,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进食梗阻。
以上是针对“扁桃体”的结构组成的解释。
接下来针对以上扁桃体肿大的中、西医治疗,
二、钱昭部医师作如下简要分析:
举急性腭扁桃体肿大(急性扁桃体炎)为例子:作为呼吸道及上消化的的共同通道,饮食、外感等因素都会影响扁桃体。小儿的腭扁桃体急性肿大,主要诱因还是“外感”为主。痰热体质的患儿,尤其容易出现。初发时的证型多为“外邪引动痰热、痰火于苗窍”之类。“外邪”在其中充当“始作俑者”及“助推剂”的作用,甚至是贯穿全程的。所以“解表”是“外感引动痰热、痰火证”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西医是没有观察到这一点的。而恰恰是这一点,为后续问题(邪气内陷)的出现埋下伏笔。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大量使用,而化痰(消肿)药不能配合。使得清热与消肿不能同步。清热过快、过猛。导致“表邪”不解甚至内陷;“红”易退而“肿”难消。很多中医师也紧跟西医的屁股后面,一味地清热解毒。“火热”去而“痰气胶固”,迁延至慢性期。
所以外感引动的“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过重中,必定是“解表”与“清化”兼顾。“清化”中“清热”与“化痰散结”协同。这是急性扁桃体炎治疗的大法则。
限制于西医本身的理论结构和水平的落后。其中“解表”和“化痰散结”(解除免疫反应诱发因素、促进炎症水肿期进入渗出期)是西医忽视的,也是它做不到的。而目前大部分的患儿首诊是西医。这就为中医留下了大批的“感冒后遗症”患儿。
西医对腭扁桃体急性炎症的处理,主要是抗生素治疗,一是根部不观察“外感”症状的存在,甚至是主观忽略。
西医面对进入慢性期的扁桃体肿大及咽后壁黏膜肥厚、滤泡增生。主要的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问题交给时间”:即“等孩子大了就好了”。这在西医诊治“慢性湿疹、哮喘、慢性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肿大”中的常用说辞。要么就是“好死不死、吃了不会坏事”的“顺尔宁”吃个一年半载。鼻甲、腺样体肥大,则“内舒拿、盐海水”局部使用,不能停止(我深恨之)。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让时间来处理的。在不再次发病的前提下,人体是有一定自愈能力的。但自愈能力也是有限的。有一部分患儿是可以自愈的。但很大一部分,是不可以自愈的。“大了就会好”这一句鬼话,让患儿和家长主动、或被动的接受,甚至“心安理得”的接受“慢性扁桃体肿大”的现状。那么就是说“大人就没病了咯”。搞笑了。
第二种是相对积极的治疗——手术切除。鼻甲、扁桃体都是“切”字诀,咽后壁滤泡也是要用激光打掉的。既然前面说了这些都是自身的免疫器官。在免疫反应后出现肿大后。不在改善免疫反应方面下功夫。而只单纯的“一刀切”。就好比盗贼入室抢劫,破坏城门,一片狼藉,你不求修缮城门,反倒嫌弃城门破败,直接把城门给拆了。无异于开门揖盗。手术切除扁桃体,与此何异哉!!罔哉!!
针对急性的小儿扁桃体炎症。
第一、表证是否还在。有则必须解表。表之不解,病终不除。期间出现发热,不见得都是扁桃体炎症导致的发热。很多是表证的发热。如果误以为“化脓等炎症”导致发热,一则表证不解。二则苦寒伤阳,表邪反倒趁虚内陷。病位深入,邪正不能交争于体表。虽然体温下降,以为是“抗炎”有效。实则是“阳伤不能抗邪”。“阳气伤”之后“免疫力”就一直低下。一步错就步步错。所以,中医师要寻找有无“表邪”。必须要有这个意识!!
第二、清化同步。清热与化痰散结要协调同步。清热,西医谓之“消炎”,这是抗生素的强项。各种各类,不谓不强。也着实给力。但,这个炎症如果是夹湿的、夹痰的,兼夹了别的邪气的。一味清热的抗生素是力不从心的。比如岭南湿盛之地,人病多兼夹湿邪。单纯清热,不能治愈。必须要清热利湿合用。这也是中医中药在岭南的地位稳固的原因之一。
小儿体质娇嫩,腠理松散,焦膜柔骄。更易充血水肿。扁桃体急性肿大过程中,是夹痰夹湿的,正是因为引动了体质的痰湿,也才会肿。急于清热,而不恢复咽喉焦膜的津液敷布,局部焦膜便聚湿聚痰,为肿为肥厚。此时用药,不宜太过苦寒,不然热去痰湿不能除,留痹不解。而西医中医又仍用清热苦寒治疗。殊不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味清热,只会使之凉遏不去。加之上焦如羽,须知用药轻灵。故而清热不能太过苦寒,化痰祛湿须协同作战。此为治疗之妙要也。
第三、逆病势而为。外邪引动痰湿郁于上焦。故引痰气下行,也是治疗之妙药。谨守病机,如海派国医大师董廷瑶在治疗扁桃体肿大时,酌加沉香、代赭石治疗,旨在降顺痰气。
以上为急性期治疗的分析
而门诊,常见的为慢性的居多。
慢性腭扁桃体咽,腺样体肥大就诊中医者。多是因为无奈。
不甘心默默等待“大了就会好”的远景期待,
“顺尔宁”一类安慰剂又不能真的安慰家属稳定病情。
又畏惧手术切除的伤损。
家长于腭扁桃体慢性肿大尚能“泰然自处”,更恐惧于“腺样体肥大”的面容变丑。故而就诊中医,也是家长的“无奈之举”。哈哈。
殊不知,最为稳妥有效,无外中药。前提是中医师熟知病因、病位、病机。方能治之顺手。教材将至归纳到乳蛾、鼻痔之类,简单证型,只以为时胃热、肺热等等,用药也是力猛刀沉,收效颇少,此类认识,实在是不堪。
更有小儿咽喉部弥漫性肥厚,时时清嗓,甚至有温医附二医的有“混蛋””诊断为“抽动症”者。简直荒唐。(曹护士之子案例:其子常常清咽喉,附二医诊断为抽动症,与宣痹汤二核二母加减后数周,愈。)
不知焦膜者,此一类上呼吸道慢性肥厚增生疾病,治疗终不能落实到患处。
不知恢复焦膜通行水火之功能,其肿大、肥厚,终不能消潜。
不知解表、清热、化痰、降气之配合,必定治之结结赖赖不清爽。
不知多经合病(太阳、太阴、阳明、少阳),全局考虑(表里上下虚实)者,但但以一经、一法、一方想统治之,也是妄想。不是学个上焦宣痹汤就够的。
加之西药误治:激素(内舒拿)在局部聚湿、聚痰、聚瘀、化燥(黏膜干燥)等副作用,如果不知如何下手。更难以治愈。(更有中药滥用鹅不食草浸润剂外用、鼻炎堂之导涕药等,实在是不知所谓者也,以后详细论述)
故而,着手于焦膜之上,与其他经脉可有诱发因果的关系,风、寒、湿、痰、瘀等是否兼夹为病,基于机体正气的强弱虚实,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方是正途。
治疗不止药物一途径。在病之初期,或虽病久而不夹瘀血顽痰者,药物可为主导,但夹有淤血,颜色沉,质地紧者,盱江学派名医谢强医师常用割刺法,使之溃软。也有烧烙法等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若配合针灸,导引阳气于患处,效果更显。
还有抓住时机。于慢性腭扁桃体肿大的患儿,外感发热时是治疗的有利时机,古人造“危机”一词,实在是玄妙。在高热期间,纳“补阳透脓“”之法于“解表、清热”之中,因势利导,透脓散结,效果甚佳。但此法,需患儿发热数日。必先告知治疗过程。争取家长配合。
多久能治好
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是最讨厌这个问题的,因为我对病史把握,还没有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是所有医生都不喜欢回答的问题,因为很难估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过程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不能统一而言,我也有时基于既往的治疗经验,“盲目”给了一个治疗时间。如病情不能如期缓解,不免有点尴尬。
只能说病情不同、体质不同,时间最快的在三周左右腺样体便恢复正常,慢的数月不能缓解。病情固结,岂能限期完成。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期限,但就诊断改善症状而言,比手术慢,但比单纯用西药快。病情不痛,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加上治疗期间是否养护得当,再次感冒等因素综合。所以以后别再问钱医师多久能治好。回答不了。
钱昭部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9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顾乃强医案痛风性关节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