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单”?

“传单”的全称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简称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是一种疱疹病毒科病毒,它通过与EB病毒携带者或病人密切接触而传播。

EB病毒的人群携带率是多少?

初次EB病毒感染大多数表现为亚临床和隐性感染(意思是症状较轻或者没有症状)。现已证实,世界范围内所有人群都存在EBV抗体,大约90%-95%的成人为EBV血清阳性(我国广东、北京调查3~5岁抗体阳性率在90~%,10岁时达%)——看来这个病毒防不胜防,人皆有份。

EB病毒如何传播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播。

EB病毒感染的病人里,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率是多少?预后怎么样?

6岁以下幼儿原发性EB病毒感染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或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部分病人伴有严重并发症),在儿童期~青年期,约一半的原发性EB病毒感染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IM),多为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自己会好)。

EB病毒为终身感染,它可长期潜伏,伴口腔病毒排出,且可周期性再激活。在绝大多数成年人中表现为持续终身的无症状感染,当身体免疫功能异常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复发感染。细胞免疫应答不足可能导致EB病毒感染控制不佳,或产生EB病毒诱导的恶性肿瘤(如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鼻咽癌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EB病毒感染B细胞→引起免疫反应→全身淋巴细胞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病变。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浸润。

如何诊断IM?

IM开始常表现为不适、头痛和低热,而后出现更有特征的表现,如扁桃体炎、颈淋巴结增大和压痛,以及中度至高热。外周血检测常见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加。

淋巴结常见对称肿大。

扁桃体肿大、充血、渗出是咽炎的常见表现之一(即医生常说的“扁桃体化脓”),渗出物可呈白色、灰绿色或者呈坏死性。

EB病毒所致的大部分IM患者都有明显的咽部不适症状。而有的表现以发热和疲劳为主,而淋巴结肿大和咽炎轻微或没有。有的患者出现肝炎,而无IM的其他典型表现。

疲劳感可能比较突出,并常见恶心、呕吐和厌食,这可能和并发了肝炎有关。另外,脾肿大的发生率高达50%。

大概1/3的病人会出现皮疹,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红斑疹、麻疹样、水疱样、出血性皮疹等,多见于身体躯干部位。皮疹在发病4~10天出现,持续1周左右自行消退,消退后不脱屑也不留色素。

大部分EB病毒初次感染者能顺利康复,并产生持久的高水平免疫力。急性症状在1~2周内消退,而疲劳感可持续数月。

关于EB病毒DNA的检测——IM病人不推荐常规进行该检测,EB病毒-DNA的常规定性检测无诊断价值。其病毒载量检测可以鉴别EB病毒健康携带者的低水平复制与相关疾病患者高水平活动性感染。其中Real-TimePCR检测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EB病毒载量相关。

然而,并不推荐对疑似EB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进行EB病毒病毒载量定量评估,因为这种方法不会提供治疗指导。

另外,因为健康人口咽部亦可不定时排毒,因此,咽拭子或唾液标本不适合进行EB病毒-DNA检测。

单纯的IM并不可怕,我们担心的是病人是否有并发症

转氨酶升高见于绝大多数IM病人,呈自限性(自己会好)。

咽炎患者如果出现肝功能试验结果异常,强烈提示有可能诊断为IM。EB病毒本身并不直接感染肝细胞、胆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肝功损害是因为EB病毒导致的间接免疫损伤。

IM需要与什么疾病鉴别?

发热、咽炎和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注意与流感、链球菌、巨细胞病毒感染、急性艾滋病、弓形虫等感染鉴别,相关实验室检测可鉴别。链球菌感染通常不伴有明显疲劳或脾肿大。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咽炎通常特别轻微或没有,但与急性EB病毒感染一样,可能引起肝功能试验结果升高。

肝功能异常者还需注意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有孤立淋巴结肿大、血涂片看到有异形淋巴细胞,还要注意猫抓病可能,注意追问病史,必要时予查相关血清学检查(即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滴度阳性)。

另外,异型淋巴细胞也可见于弓形虫病、风疹、玫瑰疹、病毒性肝炎、腮腺炎、CMV感染、急性HIV感染和某些药物反应的病人(比如抗癫痫药如苯妥英和卡马西平,和抗菌药物如异烟肼或米诺环素等)。注意相关鉴别。

有淋巴结肿大、肝脾增大是应与白血病、结核病、淋巴瘤鉴别。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以长期或间断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脏及脾脏肿大为三大突出表现,还可有贫血、皮疹、黄疸、腹泻等。上述症状可持续存在3关于以上,或反复出现。

IM怎么治疗?

IM极少需要除对症支持治疗以外的其他治疗。

??对症使用退热止痛、缓解咳嗽、护肝等措施。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发热、咽部不适和不适感。

??提供足够的液体和营养也很重要。虽然没有必要绝对卧床休息,但谨慎的做法是充分休息——通俗讲就是注意喝水、休息、饮食荤素搭配适宜注意营养。

??防止脾脏破裂:限制或避免运动、避免腹部碰撞、避免便秘、避免剧烈咳嗽,直至IM症状改善至少2~3个月后。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EB病毒引起的IM一直存在争议。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联用可减少口咽部的病毒排出,但不影响症状持续时间,也不能使患者更早返回学校或工作。另外有报道,与安慰剂组相比,糖皮质激素组患者发生了严重并发症。不推荐将糖皮质激素治疗用于无并发症的普通IM病例——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如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除外。因为IM通常是自限性疾病,而且该病毒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因果关联,从理论上使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会产生不良影响。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无明显作用。虽然证实可短期抑制病毒排出,但无明显的临床获益。有研究表明,针对重症病人的静脉给予抗病毒治疗,未能显示其相对于安慰剂来说有临床获益。因为在EB病毒诱导的IM症状期,相对于宿主免疫应答来说,持续病毒复制所发挥的作用不那么明显。

??抗生素对IM无效,只用于考虑伴发细菌感染时,不宜选择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因其可引起超敏反应→出现皮疹(或原有皮疹加重)。

IM的预后怎么样?

绝大多数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者均能顺利恢复,并产生持久免疫力来控制潜伏的病毒。大多数急性症状在1~2周内自行缓解,但疲劳感可持续数月。IM也可反复,少数病人恢复缓慢,如低热、淋巴结肿等。

有严重并发症(比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脾破裂、心肌炎、严重肝损害)的病例,病死率1~2%。

EB病毒与一些肿瘤可能相关,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深入研究。

如何预防EB病毒感染?

正如之前所说,EB病毒几乎人皆有份,预防EB病毒感染是不切实际的。儿科经典教材《尼尔森儿科学》的原文这么写道:ItisimpracticaltotrytopreventEBVinfectionbecausethevirusisubiquitousandthemajorityofthepopulationisEBV-positive.Are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
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