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不吃药,不打针,轻松搞定常见病
防过敏的处理:1、肤轻松软膏外用
2、加生茶籽油貼敷
3、用滑石粉涂抹后贴
4、炉甘石洗剂ml+扑尔敏2支+地塞米松2支(外涂)
貼敷时间:热天6-8小时,冬天8-12小时
常见疾病的疾病疗程:腹泻1-3天、咳喘2-5天、外痔1-3天、带状疱疹5-10天、预腺增生5-7天、口腔溃疡1-5天、腮腺炎1-3天、痛经1-3天、手足溃疡1-3天以上、皮肤软组织损伤1-4天、牙龈肿痛1-3天、急性扭伤1-3天
附:常用穴位体表位置说明
穴位
定位
主治
大椎
脊柱区,第7根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
热病、癫痫、咳喘、脊背强直
定喘
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哮喘、咳嗽、项强、肩背痛、风疹
风门
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
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咳嗽、胸痛、骨蒸潮热、皮肤瘙痒、风疹
胃俞
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脘腹胀痛、纳呆、泄泻、反胃、呕吐
三焦俞
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腹胀、呕吐、泄泻、水肿、腰背强痛
天突
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咳喘、咽喉肿痛、呃逆
檀中
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气喘、胸闷痛、心悸
中脘
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胃痛、吐泻、饮食不化
神厥
脐区,脐正中央
腹痛、肠鸣、中风脱症、脱肛、泄泻不止
常见疾病貼敷用药方法
感冒发烧:人工牛黄10g+柴胡20g+生石膏20g+黄芩10g+薄荷10g+葛根10g研磨成细粉取3g,用75%酒精调和,渗透剂打底湿贴肚脐。(有医生加羚羊角粉更佳,还有医生研究加大人工牛黄剂量的-因为人工牛黄掺假严重)
春天流感发热可加金银花、防风、连翘、荆防等,任选1-2味,湿重之发热可加苍术、紫花地丁。
小儿、成人腹泻
寒泻:肚痛泻丸1瓶+吴茱萸10g,取2-3克用无酒精的藿香正气水调稀湿贴脐部,8-12小时/贴,1-2天可治愈。(白胡椒粉、干姜粉、艾梗粉、木香粉---随症加减)
病毒性腹泻上方加一粒点舌丸。
食积性腹泻(消化不良)六神曲+鸡内金+谷芽+山楂+B1
热泻: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等分,湿重者可加重葛根用量。(也可以用南洋牌克痢沙胶囊)
小儿、成人咳喘:
寒咳中药方(小青龙汤):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8g白芍10g甘草6g半夏10g五味子10g葶苈子10g炒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紫苏子10g地龙10g研末,如果有超级细粉更好,每次2-3克湿贴膻中穴。(加姜汁调更佳)
热咳中药方:麻黄30g杏仁30g板蓝根g连翘30g百部30g陈皮20g葶苈子30g枇杷叶30g川贝30g打成粉,每次取2-3g+一瓶溶媒湿贴膻中穴。
咳嗽加减方:炙麻黄15g、炒白芥子12g、莱菔子15g、葶苈子20g、细辛5g、红景天20g、地龙10g、元胡10g、桔梗6g、蝉蜕10g(有热像加桑叶10g、枇杷叶10g、麦冬10g;虚证加蛤蚧5g——临湘陈医师方)。
肺炎散配方:天花粉、黄柏\白芷、乳香、没药、樟脑、生大黄各等分湿贴膻中穴每天一次。
王医生特效方:寒咳用麻黄、细辛、五味子、生半夏、生南星各等分膻中穴一贴见效(寒咳辩证:舌质淡、苔白、喉咙不红不黄、痰白、鼻涕像清水样)。
干咳西药方:左羟丙哌嗪片、谷维素60片、塞庚啶片60片。
咳嗽有痰西药方:甘草片片、塞庚啶片60片、虎耳草素60片、咳特灵片片、异丙嗪60片、谷维素60片(喘息加沙丁胺醇片)。
使用细节:把西药放左边,中药放右边,竖贴膻中穴(追求快效的一贴中药以贴西药一前一后取2个穴位效果更快)3-5次。(中药1.5g左右,西药0.8g左右)
支气管肺炎:病毒灵片、氨溴索片、岩白菜片、重感灵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右美沙芬片、---永兴油麻刘洪拱医生经验方
急性咽炎方:玄参10g蝉蜕10g鱼腥草20g麦冬10g金银花10g桔梗5g牛蒡子10g甘草6g薄荷6g。西药方:甘草片+牛黄解毒片+消炎痛+六神丸(中西药各半)。注意:用肿节风注射液2支、丹参注射液10ml十病毒唑注十地米5mg喷咽部效佳。
慢性咽炎方:半夏15g苏叶6g厚朴12g冬凌草10g干姜6g茯苓10g浙贝母10g射干10g7天为一疗程,也可以配西药方外贴
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疱疹、急性结膜炎、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大黄.黄连.吴茱萸等分,冰片.青黛.芒硝少量调湿贴涌泉穴。
急性腮腺炎、舌下淋巴结炎:大黄.黄连.吴茱萸等分,冰片.青黛.芒硝少量调湿贴局部。(大黄对皮肤会上色,需跟患者沟通后用)
顽咳咽痒方:附片20g肉桂20g干姜20g山奈10g湿贴肺腧穴,大蒜捣烂贴涌泉穴
肠系淋巴结炎中药方:丁香、肉桂、吴茱萸、白胡椒、白术、延胡索,有呕吐加半夏、苍术,冬天用藿香正气液调,夏天用十滴水调(注意必须与透皮剂同调),也可以用肚痛泻丸方。
肠系淋巴结炎西药方:、阿托品,有呕吐加胃复安、B6
妇科:
急性乳腺炎:大黄.黄连.吴茱萸等分,冰片.青黛.芒硝少量调湿贴局部。局部如有发热、疼痛可加消炎痛片、柴胡注。
乳腺增生:
1、乳癖消、大黄、芒硝、生地、木香、莪术、穿山甲、乳香、没药、葛根、此法用陈醋调,打粉湿贴,贴时加少许冰片,贴至肿块区,12小时拿掉,24小时换一次,10-15次,同时口服乳癖消或柴胡疏肝散、逍遥丸。
2、醋柴胡6g白芍10青皮10三棱10g夏枯草18g山慈菇10g蒲公英10莪术10海藻18g昆布18枳实10g
3、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陈皮10g甘草6g白术15g茯神15g党参15g瓜蒌30g半夏10g枳壳10g桔梗10g白芷10g全虫10g
小叶增生:乳核消结片、大黄、芒硝打粉湿贴加少许冰片,12小时拿掉,24小时换一次,10-15次。
宫颈糜烂:黄柏、土霉素片、甲硝唑片装入注射器,直接喷到糜烂面(薄薄的一层,喷多无用),在把沙蒿子撕下来,干的贴到糜烂面,在在后面用棉球固定,休息20分钟以上方可离开,24小时换一次。一般5-6次。
痛经止痛方:田七痛经胶囊4粒、当归注射液2支、溶媒打底贴于关元穴后再热敷二十分钟,或者消炎痛加
盆腔积液附件囊肿:大黄、芒硝、当归、川芎、甘草、泽泻、香附、茯苓、三七、乳香、没药。
闭经:茯苓30g陈皮15g白术12g白芍10g山药15g菟丝子15g杜仲20g甘草8g。
子宫肌瘤:半枝莲20g夏枯草25g白花蛇舌草20g诃子15g红花25g野菊花25g黄柏18g元胡15g茯苓30g乌药15g连翘20g车前草15泽泻25,可外用可内服,7天为一疗程。
疼痛风湿科:
西药方:消炎痛3粒+强的松2粒+头痛粉1包+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根痛平胶囊4粒,打成粉取2-3克湿贴阿是穴(痛点),对腰肌劳损、颈椎痛效果佳。
中药方:生草乌、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生乳香、生没药、生细辛、生麻黄、吴茱萸、丁香等分取3-4克加头痛粉一包用75%酒精调和,湿贴痛点5-7天。(对慢性疼痛、风湿痛、肩周炎效果佳)
筋骨疼痛热敷散:白芥子90g生南星20g白芷20g白花菜籽60g闹羊花20g川芎20g马钱子30g羌活20g乳香30g没药30g生草乌20g生川乌20g独活20g威灵仙20g桂枝20g土鳖虫20g樟脑15g本方敷到5-20分钟开始发热,敷药时间30-90分钟,根据耐受而定,3-5天敷药一次,主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骨质增生、风湿、内风湿,外用适量。
腰椎间盘突出方:
1、马钱子g没药36g土鳖虫36g牛膝36g苍术72g全蝎36制g僵蚕36g乳香36g麻黄36g泽兰72g苏木72g威灵仙72g独活72g外用。
2、当归40g乳香30g郁金30g麻黄20g甘草20g骨碎补40g川军30g没药20g血竭30g儿茶20g土鳖虫20g葛根20g川断30g红花20g可口服,可外用,口服血竭后冲服。
腱鞘炎、静脉曲张方:生栀子10g生石膏30g桃仁10g红花12g土鳖虫6g疼痛+消炎痛6片,湿贴患处。
痛风:通酸胶囊2粒+秋水仙碱片4片,外贴,1-4贴可见效,口服通酸胶囊5盒为1疗程,有奇效。
腰椎骨质增生:
1、独活15g川续断15g怀牛膝15g海桐皮30g秦艽18g杜仲10g威灵仙10g当归10g地龙10g巴戟天12g狗脊10g骨碎补10g生甘草10g外用。
2、熟地30g鸡血藤15g淫羊藿30g石菖蒲6g莱菔子15g川芎15g狗脊20g杜仲15g伸筋草10g鹿衔草30g当归15g外用。
烧伤烫伤方:地榆50g虎杖30g紫草50g黄连20g黄芩20g大黄20g白芨20g冰片5g将上药浸泡于麻油中7天后备用(将上药+康复新液+沙蒿子剪碎后涂于患处用医用PU膜密封固定)
狐臭方;雄黄g生石膏50g明矾20g取等分湿贴患处。
青春痘方: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大黄10g硫磺5g白芷15g天花粉30g。西药方:四环素、甲硝唑、西咪替丁片、谷维素各片,取中药+西药+康复新液外贴患处。口服方:枇杷叶10g鱼腥草30g桑白皮10g金银花10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丹参10g大黄6g。
慢性结肠炎方:人参60g白术60g干姜60g炙甘草30g补骨脂60g黄连15g肉豆蔻60g五味子30g吴茱萸15g
白癜风方:补骨脂g乌梅60g红花25g凤仙花15g,75%酒精ml,用法:将上药浸入酒精7天后外贴患处,20-60天康复。
口臭方:黄连6g半夏10g枇杷叶12g大腹皮10g陈皮6g甘草3g湿贴肚脐3-8贴。
小儿厌食方:鸡血藤15g山楂10g神曲10g鸡内金10g人参6g茯苓6g白术6g使君子12g白牙10g槟榔12g炙甘草6g湿贴肚脐5-10贴。
小儿遗尿方:
1、硫磺6g补骨脂12g桂枝18g湿贴肚脐。
2、五味子.五倍子.菟丝子.金樱子湿贴肚脐。
3、吴茱萸.干姜.附片.肉桂.五倍子湿贴肚脐。
4、益智仁30g桑螵蛸6g五倍子6g牡蛎6g鸡内金6g乌药6g。
淋巴结肿大方:
1、玄参10g浙贝母10g牡蛎15g金银花6g白花蛇舌草18g夏枯草18g全蝎3g守宫(壁虎)3g
2、大黄.芒硝.青黛.黄连.冰片.吴茱萸等分1-3贴愈。
跌打方:
1、三七伤药片+痹通药酒调试贴。
2、土鳖虫10g胆南星15g血竭15g没药25g马钱子10g龙骨15g菖蒲10g红花15g羌活15g永兴15g防风15g白芷15g升麻15g川芎10g(注意:新伤第一次用药先冷敷,24小时后用药)
口腔溃疡方:大黄.芒硝.青黛.黄连.冰片.吴茱萸等分贴双涌泉穴1-3贴可愈。外擦方:思密达1包+西咪替丁注射液2支擦患处。
皮肤病方:炉甘石细粉60g氧化锌细粉60g甘油30ml冰硼散15g庆大霉素注射液10支扑尔敏注射液5支加盐水调贴患处(主治各种皮肤病)
特效牙痛方:
1、蜂房12g川芎12g细辛10g高良姜12g荜拨10g雄黄10g冰片2g樟脑2g上药+沙蒿子放患处,止痛后漱口。
2、也可鼻吸,左牙左孔吸,右牙右孔吸。
蚊虫、蛇咬伤方:重楼.白芷.雄黄.冰片等分+季德胜蛇药片外贴患处。
灰指甲方:伊利康注射液2瓶静滴、咪康唑软膏1支+制霉素片30片+硫磺粉2g外贴。
扁平疣方:紫草30g板蓝根30g红花15g马齿苋30g生薏米30g大青叶30g赤芍15g。西药方:聚肌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中西药各等分)外擦。口服三子汤:白芥子g紫苏子g莱菔子g,口服每晚35g1次。
血管瘤方:当归.桃仁.三棱.莪术各20g,红花.三七.血竭.水蛭各50g浸泡于白米醋ml中,一个月后外贴,疗程3-6个月。
带状疱疹方:雄黄5g冰片3g蜂房10g打粉贴患处(有泡需先把泡挑破,有痛的加点利多卡因注)。
带状疱疹后遗症方:
1、柴胡12g赤芍12g川楝子10g当归15g白术10g枳壳8g制乳香6g没药6g鱼腥草8g头痛加川芎10g腰以下加牛膝10g气虚加黄芪30g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g。另外用利多卡因+强的松注做穴位封闭。口服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维生素B12、B1、谷维素。
2、青黛50g雄黄g冰片80g乳香50g没药50g黄连50g儿茶50g大黄30g黄柏30g
胃痛方:
1、生附子.肉桂.丁香.吴茱萸.制穿山甲.干姜.注,贴阿是穴。
2、奥秘拉唑胶囊+元胡止痛片=注贴阿是穴。
外伤:外伤一般常规清洗创面,康复新液外涂患处,把沙蒿子撕下来贴于创伤面,用纱布包扎即可,换药时重复操作,效果极佳。
小青龙汤(组药成分)寒咳使用:
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8g白芍10g甘草6g细辛6g法半夏10g五味子10g另外咳喘可以加葶苈子10g炒白芥子10g紫苏子10g(研磨成粉末装瓶备用,每次不超过2g湿贴膻中穴、肺俞、肚脐),辩证:咳嗽,痰多且色白,身冷痛且沉重,无汗、不渴也没胃口,喉咙痒,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一片冷冷区域,有不顺畅感,伴有发烧,此种情况可使用小青龙汤。
如意金黄散(组方):
姜黄20g大黄20g黄柏20g苍术8g厚朴8g陈皮8g生天南星8g白芷20g天花粉40g研磨成粉装瓶每次不超过2克湿贴患处
桂枝汤(组方):
桂枝、白芍、干姜、甘草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出汗,且周身肌肉疼痛,怕吹风,怕寒,食欲减退,略有发烧时,可用桂枝汤。
麻黄汤(组方):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无汗,且周身肌肉关节非常疼痛,甚至痛得像鞭打一样,且非常怕冷,发烧,怕风就用麻黄汤。
大青龙汤(组方):
麻黄、石膏、杏仁、炙甘草、桂枝、干姜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发烧,甚至高烧40度,但病人自觉体热,而体外寒怕冷、无汗、且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渴、食欲减退此种情况可用大青龙汤。
葛根汤(组方):
葛根、麻黄、桂枝、甘草、白芍、生姜、甘草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项后强痛,头痛,怕风,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症状就用葛根汤。
麻黄桂枝各半汤(组方):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杏仁、甘草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病人出现一会发热一会胃寒怕冷,反复发作数天不愈,食欲尚可,不渴,此种情况就用麻黄桂枝各半汤。
小柴胡汤(组方):
柴胡、法半夏、黄芩、党参、干姜、甘草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自觉忽冷忽热、恶心、口苦、咽痒发干,食欲减退,心烦,眼睛发花,同时两肋部位有胀满感,这种情况就用小柴胡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
麻黄、细辛、制附子研磨成粉各等分不超过2克湿贴肚脐,辩证:如果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舌苔白腻,口子有腻感无味,四肢无力等症状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口腔疱疹、疱疹性咽峡炎
中药贴敷用::大黄.芒硝.青黛.黄连.冰片.吴茱萸等分贴双涌泉穴1-3贴可愈。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6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梦千慧乳房疼,未必是乳腺发炎,小心副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