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MRI及PETC
患者,女,54岁。
病史:外阴白斑14年,3月前出现外阴结节伴疼痛,活检病理为鳞癌,现行MRI及PET/CT检查评价。
影像学表现:MRI表现为会阴部偏右侧见片条状T2高信号,截面约1.0*2.0cm,边缘模糊。双侧腹股沟内见多发淋巴结影,大者横径约14mm。PET/CT表现为外阴部偏右侧可见直径约2.0cm结节样FDG代谢异常增高区,SUVmax为4.4;右侧腹股沟可见直径约2.0cm以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27;左侧腹股沟可见直径约1.2cm肿大淋巴结并FDG代谢轻度增高,SUVmax为1.68。
临床手术方案:全麻下行广泛外阴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最终病理结果:(外阴肿物)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物1.5*1*0.5cm,切缘均未见癌。(右腹股沟)淋巴结内查见癌转移。
T1WI示病灶区呈等信号
T2WI示会阴部偏右侧见片条状T2高信号右侧腹股沟区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左侧腹股沟区轻度肿大淋巴结会阴偏右侧结节样FDG代谢增高灶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代谢表现
小结:
外阴恶性肿瘤以原发性的为主,约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占妇女全身肿瘤的1%~2%。绝大多数外阴癌是鳞状上皮癌,约占外阴恶性肿瘤的95%,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40岁以前也可能发病。腺癌较少。
外阴癌的MRI主要表现病变处长T1长T2信号,MR主要显示肿瘤侵犯软组织的浸润范围,但对病变的定性有时困难,需结合临床。PET/CT主要表现为病灶处结节样FDG代谢增高。通过本例外阴癌的MRI及PET/CT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对外阴癌的检查方面,PET/CT较MRI更敏感并且根据代谢程度进行良恶性诊断;对检测淋巴结转移方面,MRI显示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依据淋巴结大小,怀疑均为淋巴结转移,而PET/CT依据淋巴结代谢程度,发现仅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轻度肿大并明显FDG代谢增高,考虑转移,而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代谢程度低,考虑炎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最终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总之,PET/CT对外阴癌的定性诊断、肿瘤分期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6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科包皮上出现小疙瘩是怎么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