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日期:年12月25日

病患:杨女士,年龄四十上下。

医师:卢震海

主诉:左颈淋巴肿胀一周,医院开了些药吃了不效。

问诊:肩膀脖子紧,有痰,头晕,月经来时人乏力,有白带。

舌诊:黄红。

脉诊:滑细数。

诊断:气滞血瘀痰阻有热。

治法:理气活血凉血去痰。

处方:川楝子、丹皮、地黄、胆南星等。

开方7付。

年1月1日病人反馈:「喝了快5副药,好多了,感谢您啊!还有一点点。」

年1月26日病人反馈:「完全好了!」

本病案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或是「淋巴结炎」,好发于颈项、耳前或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及腋窝等处者,初起肿块如豆大,肿块处皮肤颜色不变,推它能移动,压它不觉得疼痛,肿块处不会发热或觉得凉,久不治可能会逐渐增大,亦有可能长成多个如串珠。

健康人体的淋巴结约有至个,淋巴结中有各类型的免疫细胞,可以杀灭病原体,淋巴结还能过滤和净化淋巴液,清除进到身体的病原体,阻止各种病原体增殖及扩散。

人体浅表的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通常不易触及,当身体某部位发生急慢性炎症或肿瘤癌变时,细菌病毒或癌细胞可沿着淋巴管蔓延到相应部位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发炎肿大,甚至疼痛。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可引起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炎性肿块会有明显的压痛,可能伴有发烧、脉搏增快等症状。恶性肿瘤一般质硬、位置固定、推之不移、表面多不光滑、无压痛。

于中医古籍中,本病案属「瘰历」,或「瘿瘤」,病因是长期情志不畅,忿郁恼怒,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液不能正常循行及输布,痰湿内生,痰凝结成核。或忧思多虑伤脾,或饮食失调及水土失宜,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滞痰结成核。亦可因肺肾阴亏,肺津不能输布,阴亏火旺,虚火内灼,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成核。亦或气血两虚,气滞痰凝成核,结于颈项所致。

本案例因为病人刚发生就找到中医师正确的处理,让人担心的肿块很快消了,但是肿块消了不代表好了,应该再吃一阵子中药调理体质,巩固断根才不会复发。

目前吉庆街雷允上预约系统升级中,

预约请拨打

卢震海医师年5月及6月看诊排班如下表:

(本表不定期更新于文章中,

请以最新发布的班表为准)

说明:每个星期一、四、五、六白天

于雷允上国医馆坐诊

08:30~12:00

13:00~17:00

每个星期一晚上有夜间看诊18:00~20: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