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内二科李芝帆

周末的晚上,

正准备哄孩子睡觉呢,

突然收到闺蜜的信息。

我立即回电话过去,

电话那端传来她焦急又带哽咽的声音。

我解释安抚了半小时,

闺蜜终于安心了。

像闺蜜这样紧张的家长,

儿科医生在门诊经常会遇到,

那脖子上的小豆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淋巴结?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分布有序、防护密集的“安全机构”。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犹如一个个哨所,监督着所分管区域内有没有外敌入侵(细菌、病毒、寄生虫),犯罪分子捣乱(恶变细胞)。

其中分布于浅部的淋巴结包括:头面部(耳前、耳后、乳突区、枕下、颈前、颈后、颌下、颏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

孩子为什么容易淋巴结肿大?

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经常会出现细菌和病毒感染。当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分管呼吸道防卫的“哨所”——头颈部淋巴结,发生淋巴细胞和液体堆积,导致淋巴结肿大。

这就是为什么细心的家长会在耳后、颌下、颏下、枕骨等部位摸到肿大的“小豆豆”。

这些肿大的淋巴结直径通常不超过1cm,触摸起来比较光滑而且易滑动,即便有几颗淋巴结同时肿大也不会融合到一起,也没有明显的痛感,待呼吸道感染痊愈以后,肿大的淋巴结自然会消散。

也有少数孩子同一部位反复感染,如扁桃体反复化脓、龋齿没有及时治疗等,即使一次感染控制后,肿大的淋巴结也不会完全消散,待下次同一部位再次感染时,这颗淋巴结也会再次肿大。比如我自幼年起右侧颌下就有一颗黄豆大小的淋巴结,即便现在,每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它就会再肿起来以彰显它的存在。

多大的淋巴结是允许的?

正常淋巴结为椭圆形,大小约2-5mm。新生儿及儿童大部分区域的正常淋巴结最长直径不超过1cm,腹股沟淋巴结通常小于1.5cm,肠系膜淋巴结通常小于2cm。当淋巴结肿大大于这些数值时,就考虑存在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一定是病态的吗?

肿大的淋巴结就一定是病态的吗?答案并不全是。

不需要特殊处理的淋巴结:

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多是反应性增生,当孩子出现感染、过敏等情况,淋巴系统活跃起来,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随着感染、过敏的控制,肿大的淋巴结会回缩直至触摸不到,这种情况下肿大的淋巴结并不需要特殊处理。

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淋巴结短期内快速肿大,伴随发热、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则有可能是化脓性淋巴结炎。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还需警惕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等疾病可能,需及时就诊。

什么情况下需要排除恶性疾病?

虽然肿瘤性疾病在儿童疾病谱中占据的比例不大,但也并不是罕见病。当孩子出现淋巴结肿大,且伴随有以下症状时,家长需高度警惕并前往血液、肿瘤专科就诊:

■伴随有全身症状,如持续发热大于1周,伴有盗汗和体重减轻大于10%。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2个以上区域的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触摸起来位置比较固定,无压痛。

■胸、腹腔内发现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同时血常规分类、计数异常。

■耳鼻喉区域无感染症状但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

■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治疗但血沉或C反应蛋白仍偏高。

如果伴随有这些症状,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就诊,让医生进一步判断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到底是我们身体的正常反应还是病态情况。

儿内二科(血液肿瘤科)

医院儿内二科(血液肿瘤科)开放床位46张,其中层流床6张,移植仓2间。拥有血液细胞学实验室1间。年收治病人余人次。科室先后派遣多名高年资医生、护士外出赴美国、英国及上海、北京等国内外医院进修学习。

收治病种:

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神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纵隔恶性肿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粒细胞缺乏症、WAS综合征、各种贫血等小儿血液肿瘤疾病。

承担国家级临床研究项目: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的全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

医院牵头的全国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协作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协作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儿童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协作组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儿童血液病联盟成员单位

……

开展重大技术: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干细胞分离技术等。

-

原作:李芝帆

审核:潘凯丽

排版:张维娜

漫画:张维娜

相关阅读:

这件事上,为张亮点赞!黄磊、李亚鹏、董洁都忽略了!

白血病可以治好吗?

流鼻血,你竟然还在这样做?

6岁弟弟捐血救哥哥:我要多吃点,帮哥哥打走怪兽

救命稻草!这种技术,可以让人置之死地而后生!

大多数宝宝人生第一次发烧,都是因为它!

缺铁影响智商!家长应该怎么做?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