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春天易得十种病
每年春天看诊的病人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小高峰,那么为什么在一片生机的春季,人们的健康会出现问题呢?这就要向前看看我们的冬季是如何度过的。
《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植物要生长首先需要的是水,对应人身,春天主肝,阳气的升发首先需要肾精的滋养。冬季主肾,所以冬天是阳气潜藏,蓄积能量,蓄养肾精的季节。
而我们的现代生活——过热的暖气、过量的油腻辛辣饮食、过晚的睡眠,冬天没有得到休息,阳气无法收敛潜藏,使得阳气始终处在释放和消耗的状态,到了春季就会出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疾病状态。
春天阳气生发,积蓄一冬的郁热,也开始蠢蠢欲动。如果冬天收藏的阳气和血气封藏的好,一开春就开始缓慢释放精气神,接下来的生发会比较得力。
如果冬天的「精」没有藏好,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则是各种“病温”。上火、体内多余的寒、热、淤堵,借着春天旺盛的发陈之力都冒出来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如下的感觉:容易感冒发烧;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失眠多梦;易上火,口腔溃疡,咽喉、牙龈肿痛;便秘;皮肤易过敏。
一、感冒感冒在春天,风热感冒居多。身体有内热的人,肾精不足的人容易得风热感冒。比如吃多了辣子鸡,春天的暖风一吹,很容易得风热感冒。
小孩子也最容易得风热感冒,因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是火热的身子,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再加之小孩子脾胃又弱,很容易积食,积食化热,内热加外热,一感冒就扁桃体红肿热痛,高烧,这就是典型的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会咳嗽,有黄痰,肺开窍于鼻,鼻子火烧火撩,有浓浓的黄鼻涕,甚至带血,这都是肺热的表现。咽喉又是肺的门户,风热感冒会让你嗓子咽口水都疼。风寒感冒则是怕冷,流清鼻涕,如果咳嗽有痰,则是清痰或者白痰。
得了风热感冒吃什么药好呢?桑菊颗粒最好,桑菊颗粒不行,严重的可以用银翘散。风寒感冒初期可以用感冒清热颗粒,对于寒包火型的感冒(也就是外有表寒,内有火)则可以用防风通圣等中成药。
二、偏头痛春天发作的偏头痛多为肝风引发的。春天对应的五脏是肝,肝气生发过于旺盛就会出现偏头痛。具体来说又分两种,一种是肝气太多引发的肝火上炎,这种偏头痛像刀劈一样痛,最容易发作于曹操、张飞这样肝气特别旺盛的人身上。这种偏头痛需要用龙胆泻肝丸来扑灭熊熊燃烧的肝火。
还有一种症状比较轻的,更多的是头晕,伴随着头痛,这属于不足引发的,肝血不足,血为阴,阴不足,自然无法制约阳,所以会阴虚阳亢。这种偏头痛需要养肝血,用药的话可以吃点归芍地黄丸。
三、咽炎咽炎的原因很多,这里只谈春天发作的一种,就是嗓子干痒,总想咽口水,但是嗓子并不怎么痛,最多是微微痛,就是感觉不适。这就是虚火上炎引发的咽炎。哪里的虚火?肾里面的虚火,肾精不足的人,特别容易在春天犯这种咽炎。因为春天生发的不仅仅是阳气,潜藏在身体里面的虚火也很容易生发起来。
虚火引发的咽炎千万不能用清热解毒的药,用什么方子呢?用引火汤:熟地9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北五味6克。
这个方子出自清朝名医陈士铎《辨证录》。引火汤,顾名思义,就是引火归元,把身体上面的虚火引下来,引到哪里去呢?引到肾里面藏着。引火汤专门治疗虚火引发的各种症状,比如痘痘、口腔溃疡、咽喉炎、咳嗽、心烦失眠盗汗等等,尤其对虚火上炎引发的喉痹,就是咽喉不舒服特别有效。
四、流鼻血在春天,有的人可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随手擦了下鼻子,再一看手上,怎么有血迹?这肯定是鼻子出血了,赶紧拿纸巾来擦。如果鼻子没什么问题,这往往都是体内有热的原因。
鼻子偶尔出血,或时做时止,反复发作,甚则流血不已,是为体内热盛,灼伤肺络所致,这个在中医里叫鼻衄(nǜ)。鼻衄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百病始生》中记载“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即鼻出血。《诸病源候论》介绍了本病的发病原因:“脏腑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鼻衄主要由于肺、胃、肝等脏腑火热偏盛,迫血妄行;或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鼻络。鼻出血的治疗原则是“先治标,后治本”,即首先尽快把血止住,然后再施以病因治疗。老话讲,“春天火大、容易上火”,这里讲的“上火”,就是说体内热盛,这时就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帮着把火泻出去。
用清热凉血的方法调理,如用白茅根9克煮水喝,这个是治疗流鼻血的特效方子,非常好使。
五、脾气特别大,莫名其妙想发火春天脾气大也是肝气生发太过导致的,肝气生发太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肝血不足,女人一辈子都在耗血,肝血通常出处于一种相对不足的状态,如果再加上熬夜生气、吃麻辣,肝血就更不足了。
很多人以为女人爱发脾气是素质不好,修养不够,这与修养素质关系不大,主要是身体出了问题。这就好比一个人得了抑郁症你老劝他想开点有什么用呢?首先要解决身体层面的问题。很多女人也知道发火不好,但就是把持不足。修养很好的人虽然不发火,但把火憋在了心里,这样更不好,比发明火伤害更大,不过这种老好人牺牲的是自己,伤害的是自己。
如果你把肝血养足了,身体自然就不会有火,没有火自然就不会发火。如何养肝血,前面说了,可以吃点归芍地黄丸。
六、失眠失眠的原因很多,春天发作的失眠就是肝火导致的,具体表现就是:有些人不熬夜,早早睡了,但怎么也睡不着,必须要熬到三点以后才睡。有些人睡着了,总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醒来。
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入睡困难,是胆火,凌晨一点到三点醒来,是肝火。肝胆相照,肝胆互为表里,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相当于春天。所以这个时辰就是春天中的春天,肝火旺的人就难以入睡。
解决的办法还是养肝,可以吃一点疏肝解郁的加味逍遥丸,对肝火旺盛导致的失眠很有效果。
晚上不要吃辛辣,不要喝酒,不要过于兴奋,睡前可以按摩一下太冲穴,泄一泄肝火,也可以喝一点柠檬蜂蜜醋,醋是酸的,肝火旺的人适当吃一点酸的来收敛一下肝火。
七、耳鸣初春季节,自然界万物正在悄悄复苏,阳气上升。此时,正是神经性耳鸣十分活跃之时。尤其是近段时间,气温变化大,更易造成耳鸣的大面积发作,持续鸣响、影响睡眠造成生活上种种困扰,令许多耳鸣患者苦不堪言。
耳鸣有两种,一种是一年四季不分白天黑夜时时刻刻都在耳鸣,如蝉鸣一样,声音很小,但很尖锐,这是虚症,不好治疗,只能好好养着。
还有一种耳鸣好发于春天,好发于生了一场大气,耳鸣如潮水或者像火车的轰隆隆声,一阵一阵的。这属于实火。调理的方法很简单,菊花茶或者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另外,还有个穴位,乃是阳溪穴。它的位置非常好找。您把手平伸,手背向上,把拇指翘上去,会看到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有一个凹陷。这个小坑的位置,就是阳溪穴。
这个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此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五输穴之一,具体的,就是“经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在这里流动如宽阔河水,水流通畅而湍急,畅通无阻,故而叫做“经穴”。经穴,一般属火。大肠经,又多气多血,易生阳邪。所以这个阳溪穴,有着非常好的清热、疏风之效。由于大肠经“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因此当风热外袭的时候,郁于大肠经所及之处,就可能诱发耳鸣耳聋。当此际,用阳溪穴,疏通经气,祛风清热,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
用中医的行话讲,这就是风热郁络所致的耳鸣,用阳溪穴调治最好。
八、荨麻疹荨麻疹这种病就是一种风。风有什么特点?来无影去无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痕迹。
荨麻疹发作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很突然,来势汹汹,一挠一大块,大有全身蔓延之势,把人吓得不要不要的。在你惊恐万分的时候,它又突然消失了,一点痕迹都不留,像从没来过一样。
中医认为,荨麻疹就是风邪,是内风,治风要治血,血行则风停。有两个药比较好使,一个是当归苦参丸,一个是防风通圣丸,都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至于慢性的则要另当别论。
九、手脱皮或者皮下紫癜有的人为什么春天容易手脱皮呢?
照理,春天阳气生发,手掌的气血应该很足才是,怎么还会脱皮呢?脱皮不是因为没有气血的滋润才会脱皮吗?就像秋天的树要落叶一样。
这就引发出一个问题,春天手脱皮与秋天手脱皮属于不同的原因,不能按照同一个方法治疗。
春天我们的阳气发散到四肢,手反而脱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太热了,火把手掌的皮烤干了,所以脱皮了。所以春天手脱皮是阴虚血热造成的。秋天气血往里面收,手脱皮,是气不足,需要补气。
很多人春天手脱皮之前手掌会有红点点,并不是长在皮肤上的红点点,而是长在皮肤里面隐隐约约看得见的红点点,伴随着手痒,这也是血热导致的,西医叫做紫癜。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要补血,另外一方面要凉血。芩连四物汤可以试试:黄连9克,黄芩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生地9克。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黄连黄芩是凉血清热解毒的,加在一起就是补血凉血清热解毒。
十、伤春男子悲秋,在硕果累累的秋天男子事业无成的话,容易悲秋。
女子伤春,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女子容易伤春。
关于“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的原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女子见春天到来,又一年过去,自己的青春随着时间流逝,所以会觉得伤感;而男子看秋天已至,感怀时光不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因此觉得悲伤”。另一种说法是“女子见春天衰萎的落花,伤感自己的容颜随时间老去,美丽不再;男子见秋天落叶凋零,感慨自己功业不成,短短人生就要如落叶一样结束”。
另外,中医学来说,女子是属阴的,春天这个节气是属阳的,阴气感受到阳气,所以就有伤感。
秋冬为阴,秋天是阴气刚刚开始,而男子是属阳的,阳气感受到阴气了。我们中国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天气的变化有一个阴阳交感,那么实际上我们在身体上的正常的反应也是阴阳交感的。
最后,愿你的春天生机勃勃。
三分钟秒懂雷火灸
▼1、雷火灸的起源与发展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里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灸疗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远古灸疗在人们口口相传中传承,至秦汉时期渐成体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雷火灸起源于“雷火神针”。雷火神针,在多本中医医籍都有记载,如《本草纲目》、《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种福堂公选良方》等。
雷火灸,顾名思义,对于许多顽疾、病痛的调理功效就像雷神一样迅速、灵验。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采用祖传中药秘方,针对不同病症使用不同秘方制作的雷火灸条刺激相关部位和穴位,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由于调理效果显著,雷火灸后被皇室垄断为绝密,为历代皇家专属,成为古代的宫廷御用秘方;并被赋予浓重的文化色彩,需沐浴、更衣、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之后,在歌舞、音乐的氛围中点燃“神火”调理疾病。
随着历史变迁,雷火灸又逐渐传入民间,然遵循传男不传女之训,流传范围极为狭小。平直堂雷火灸立志传扬雷火灸中医养生之道,让古老的中医瑰宝再次焕发熠熠光彩。
2、雷火灸的原理、特点及作用
(一)雷火灸的原理
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病。
(二)雷火灸的特点
雷火灸的独特特点一是其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强,二是以病灶部位为主的“以面带点”的治疗手法,对于一些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三)雷火灸的作用
一是用其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辐射力,作用于人体的面、位、穴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二是在用灸区域的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等疗效。
平直堂雷火灸与普通艾灸的区别
1.雷火归源灸燃烧吹红火头时,距离火头1cm时,温度可达℃左右;艾条同比距离1cm时,吹掉燃烧表面灰头最高温度只有78℃左右。
2.雷火灸产生的辐射能普更强,也就是近红外线的成分更多(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份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3.雷火归源灸药艾柱,在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不同,再加上雷火灸独特操作手法相结合,更能达到治疗效果。
9、平直堂雷火灸的治疗范围
妇科病:痛经、输卵管阻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月经病、不孕症(子宫内膜薄、卵泡发育不良)等。
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等。
近视及眼疾: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白内障、沙眼等。
耳疾: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症。
儿科: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厌食症、腹泻等。
内科: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失眠等。
保健:亚健康调理。
温馨提示:本品作为辅助性产品,不可代替药物.
质优价廉,专业生产厂家,批发分销,打开支付宝,扫一扫,下单更便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1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骑电动车时发觉不舒服,一查竟是癌一家4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