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
白癜风哪治得好 http://m.39.net/pf/bdfyy/
虫生自述
我是谁
我的名字叫做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呈世界性分布。我可引起弓形虫病。该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要想更详细地了解我,就听听我的故事吧。
我的发育包括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共五个时期,其中滋养体、包囊、卵囊与致病及传播密切相关。
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速殖子呈新月形、香蕉形或弓形,一端稍尖,另一端钝圆,一侧较平,另一侧较膨隆。速殖子常见于感染宿主急性发病期的组织细胞的纳虫泡内,常因细胞破裂而游离于细胞外,虫体散布于血液、脑脊液和炎性渗出液中,单个或成对排列。
包囊: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虫体分泌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囊内虫体称缓殖子,有数个至数百个,其形态与速殖子相似,但增殖缓慢,个体较小。包囊常见于宿主的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阶段,可长期在宿主组织内生存,多见于脑、骨骼肌、视网膜及其他组织器官。
裂殖体:在猫肠上皮细胞内发育增殖,成熟的裂殖体为长椭圆形,胞质着色较淡,几乎无颗粒,内含4~29个或更多裂殖子,以10~15个居多,呈扇状排列。裂殖子呈新月状,前尖后钝,较滋养体为小。
配子体:有些游离的裂殖子侵入猫肠上皮细胞发育形成配子母细胞,进而发育为配子体。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发育为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卵囊。
卵囊:从猫粪排出的卵囊是未孢子化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稍带绿色,具两层光滑透明囊壁,囊内充满均匀小颗粒。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卵囊迅速发育,数小时开始孢子化,成熟的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新月形的子孢子。成熟卵囊是弓形虫经猫粪向外界传播的感染阶段。
我的生活史
弓形虫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有性生殖仅在猫或猫科动物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故猫或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宿主。另外,弓形虫在猫肠上皮细胞及其肠外组织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因此猫又是中间宿主。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从爬行类、鸟类至哺乳类和人都可作为其中间宿主。弓形虫在中间宿主的组织细胞内只进行无性生殖。此外,弓形虫对寄生的组织细胞也无选择性,除红细胞外,任何有核细胞都可寄生。
1.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
当猫或猫科动物吞食卵囊、包囊或假包囊后,其内的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在小肠内逸出,经3~7天发育形成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经数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为雌、雄配子体,经减数分裂发育为雌、雄配子,两者受精为合子,继续发育为卵囊。卵囊穿破肠上皮细胞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5℃和适宜湿度环境条件下,经2~4天发育为成熟卵囊并具感染性。
2.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当猫或猫科动物粪便内的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假包囊被中间宿主如人、猪、牛、羊、鼠、鸟等吞食后,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在小肠逸出,随即侵入肠壁,经血液或淋巴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内寄生,并扩散到脑、眼、淋巴结、心、肝、肺、肌肉等全身各组织器官,在细胞内分裂增殖,形成假包囊。假包囊内的速殖子不断增殖,直至细胞破裂,释出的速殖子再侵入新的宿主细胞。
我的致病性
弓形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1)先天性弓形虫病(congenitaltoxoplasmosis):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感染弓形虫,虫体经胎盘血流引起胎儿的感染。孕前感染弓形虫,一般不会传染给胎儿。但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受染,后果较严重,可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有脑积水、小脑畸形、小眼畸形等。
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损,主要表现为脑积水、无脑儿、小头畸形、脊柱裂、精神障碍和智能迟钝等。其次为眼弓形虫病,以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和视力障碍等最为常见。
(2)获得性弓形虫病(acquiredtoxoplasmosis):是指出生后从外界获得的弓形虫感染。弓形虫可侵犯人体任何器官,包括脑、眼、淋巴结、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胰、骨骼肌等组织器官。
淋巴结肿大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伴有长时间的低热、疲倦、肌肉不适、肝脾大或全身中毒症状。其次,虫体常累及脑和眼,具体表现为弓形虫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前者可出现癫痫和精神异常等症状,后者若病情严重可导致失明。
防治措施
1.治疗:至今尚无理想的抗弓形虫药物。传统药物如乙胺嘧啶、磺胺类制剂等存在复发率高、根治率低、疗程长、有一定毒副作用等缺点。
2.预防
①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认识弓形虫病的危害及了解其传播途径;
②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食生肉或未熟的肉,不食用生的蛋或奶制品;
③加强对家畜、家禽和疑似感染动物的监测和管理,严格肉类及其制品的卫生检疫制度;
④提倡养猫要喂饲市售猫粮,加强对猫粪的管理,强调育龄妇女和孕妇不养猫,不接触猫和猫粪;
⑤孕妇应定期做弓形虫常规检查,以防止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⑥加快抗弓形虫疫苗的研制。
向上滑动阅览
图片来源(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1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知识春季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和处理
- 下一篇文章: 风湿病都分为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