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应特别引起重视
1
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组织是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各种淋巴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场所,具有监视和防卫外来病毒、细菌入侵以及清除身体内部突变细胞的重要功能。因为淋巴组织分布于全身,所以,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它是原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即恶性淋巴瘤,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种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报中报道,恶性淋巴瘤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高发肿瘤,占癌症死亡的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占第8位。因此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罗京所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患者约万,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
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死亡年龄低于45岁。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病程进展迅速,如不给予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
2
有哪些诱发因素?
淋巴瘤病因迄今未明。其发生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环境污染、与有机溶剂染料过多接触以及心理压力大、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有关。它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免疫细胞恶变有直接关系。
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机体反复感染,病毒或细菌的不断刺激就会引起淋巴组织的增殖反应、功能障碍、调控缺失和无限增殖等异常,最终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机体反复感染,病毒或细菌的不断刺激就会引起淋巴组织的增殖反应、功能障碍、调控缺失和无限增殖等异常,最终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巨大、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作息不规律也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同样死于淋巴瘤、曾主演电视剧《情深深濛濛》的青年演员李钰,其经纪人就曾表示,“李钰的病估计跟压力大,工作辛苦有关。李钰曾有一次连续拍戏5天没睡觉,人都木了。”同时,饮食上的随意性也可能导致淋巴瘤的产生。人如果因为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就会下降、大量酸性垃圾在淋巴组织细胞系统里堆积,组织细胞就会癌变。
此外,环境污染的加剧,如生活环境被污染,包括汽车尾气、家装残留的有害物、随意丢弃的一些电子垃圾等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染发剂、农药等化学物品也被证实与此病有关。
3
应特别重视早期信号
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可出现畏寒、发热、夜间盗汗、消瘦、乏力、厌食、瘙痒等症状,并可伴淋巴结肿大。如临床发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应做进一步检查。
这些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应特别引起重视:
(1)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结核”经正规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慢性淋巴结炎”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3)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经治疗有时好转,但经常有反复,并且总的趋势为进展性;(4)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伴有淋巴结肿大;(5)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有时纵隔、腹腔的淋巴瘤,脏器的淋巴瘤,在体检或因其它检查才被发现。尤其要注意,无痛的淋巴结肿大,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而饱满,到疾病后期互相融合成块。因其它检查才被发现。尤其要注意无痛的淋巴结肿大,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而饱满,到疾病后期互相融合成块。
如果有以上症状,医院诊治。可以进行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以获取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帮助分出恶性淋巴瘤亚型。这些检查都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肿瘤扩散和转移。
4
不明原因发热别轻视
淋巴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约60%的淋巴瘤首先发现颈部淋巴结单一肿大,慢慢则数目增加且越肿越大。而淋巴瘤侵犯到骨髓的患者则表现为头晕、脸色苍白、发热、出血等症状。
淋巴瘤易被误认为感冒,这是因为两者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类似之处,如发热、出汗、咳嗽、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等,这类症状很容易造成淋巴瘤的误诊误治。
感冒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病情会逐步好转;而淋巴瘤的发热、盗汗等症状,吃多少感冒药也无法好转,甚至会反复发作。而且淋巴瘤引起的发热,其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后者约见于1/6霍奇金病患者。早期发热者霍奇金病约占30%~50%,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在病变较广泛时才发热。热退时大汗淋漓可为本病特征。
所以说,如果一个月内出现两次以上发热、出汗、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首先应考虑排查淋巴瘤。检查重点是浅表淋巴结,包括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其次,应检查胸腹部CT或核磁共振,观察纵隔有无增宽,肝脾及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另外,还要查查血常规。
5
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类原则,非霍奇金淋巴瘤细分为约30余种亚型,有的病情进展较慢,有的则来势凶猛,不同亚型治疗方法并不一样。由于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均不相同,因此,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亚型、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血象检查、生化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异常、骨髓样本检查等,其他检查如B超、CT扫描、核磁共振、X线摄片等也有诊断意义。其中活体检查是诊断淋巴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如选择颈部或腋窝的淋巴结进行活体组织检查。骨髓穿刺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痛苦较轻的操作,对侵犯骨髓的淋巴瘤也是一种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
患者一旦确诊后,就应尽快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尽量地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6
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淋巴瘤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免疫表型、预后情况均不相同。有的淋巴瘤亚型进展迅猛,从发病到死亡仅为半年时间,有的亚型生存期可达7-10年,因此每一种亚型都要视为独立的疾病治疗。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即根据不同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及亚型、不同生物学行为、不同病期及发展趋向、不同机体的行为状态及重要脏器功能,有计划的、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霍奇金病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早期正确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治疗手段主要是化疗和放疗。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有多种亚型,因此治疗要复杂得多。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尤其是在化疗中同时加用免疫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外科手术切除、中医中药等。对于5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放、化疗的联合治疗,可结合异基因或自体骨髓移植,可望取得较长缓解期和无病生存期。
7
有一半的治愈希望
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淋巴瘤是通常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随着公众对淋巴瘤了解的增加,以及肿瘤检测手段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恶性淋巴瘤分为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三种,不同程度的恶性淋巴瘤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也各不相同。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即使不治疗也可有很长的生存期。而一些高度恶性的淋巴瘤,治疗则较为困难,疾病进展迅速,生存几率较小。
总体来说,淋巴瘤的疗效是比较好的,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得到治愈。近年来国际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放化疗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以后,患者治疗的缓解率、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都得到明显延长。
有数据显示,美国在过去20年中最常见15种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已明显提高,男性和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分别从过去的42.7%和56.6%,提高到现在的64%和64.3%。其中淋巴瘤及白血病作为常见的原发肿瘤占到7%。
随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恶性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在近十年来治疗缓解率获得显著提高。新的治疗药物的问世,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非霍奇金淋巴瘤成为可能治愈的癌症。
8
做好预防是关键
因为淋巴瘤病因至今未明,所以,预防本病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正常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避免及控制长期慢性感染、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免它们刺激淋巴系统,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第二,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绿色有机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
第三,要注意饮食的禁忌,避免进过酸、过辣、过冷、过烫等刺激性较强和霉变、过期变质的食物,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应吃一些具有防癌作用的食物。
第四,注意缓解压力,日常生活中压力过大和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引起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所以,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学会自我调控。
第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多去户外活动,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抵抗力。
第六,积极治疗慢性淋巴结炎,经常注意表浅淋巴结是否肿大。减少病毒感染机会,也就是减少与含苯等化学物质的接触,比如染发剂、洗涤剂化学试剂等。
基层风采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0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强大条小秘方大半是实用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