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在升温

作为火炉的济南

岂能落后呢

是空调在给我续命

这几天,电话打不通请继续打

天气炎热

无心看文章

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看官

要避免“空调病”

避免饮食寒凉导致腹泻!

我们可以更好利用这段时间

怎么利用呢?

看完下文就知道了

·正·文·来·啦·

三伏贴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多种冬季常见病、多发病。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就可以轻松告别以往的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一、治疗原理:

1、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和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二、治疗作用: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

比如三伏贴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几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有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三、适应范围:

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都可以!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老寒腿、肩周炎、颈椎病、腰部疾患、四肢凉、老年畏寒症等骨关节疾患。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腹部淋巴结炎等。

4、宫寒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习惯性流产、男科病、妇科病等。

5、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腹部淋巴结炎、发育迟缓、脾胃虚寒、寒性腹泻、习惯性腹泻、过度肥胖等。

6、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四、贴敷时间

1、预防性贴敷(病症较轻,病程短者)

三伏时节,每十天贴敷一次。

2、治疗性贴敷(病症较重,病程较长者)

除三伏时节,每十天贴敷一次外,夏季还应做伏前(夏至)、伏后(处暑)节气贴。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闰中伏:8月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末伏加强:8月21日~8月30日。

五、贴敷地点

医院总院门诊楼6楼--针灸理疗康复门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yf/1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