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超声报告,最详细的解读
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甲状腺结节导致了很多人“谈结色变”,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并不等于恶性肿瘤,面对着B超检查结果,惶惶不可终日。的确,在门诊及病房的工作中发现,B超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例如人的单位体检,发现30%-40%的人都有甲状腺结节。如此之高的结节发病率,就一定要惶恐么?其中,正确对待甲状腺结节尤为重要,结节不等同于恶性肿瘤,关键是要怎么读懂B超结果,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目前的科学技术检查手段中,高分辨率超声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规的和重要的检测手段。那如何看懂B超单上的描写的内容呢?哪些特征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帮助呢?”。
1、结节钙化:
1)微钙化:表现为后方带或不带声影的点状强回声,多见于恶性结节,40%-60%的甲状腺癌内可有此表现。
2)粗钙化:是指单个粗大钙化灶,且在钙化区域超声未显示甲状腺结节,常见于甲状腺良性病变,比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
3)边缘钙化:位于甲状腺结节边缘部位的钙化,光滑的边缘钙化(环形、弧形)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是良性结节的标志;但不光滑的边缘钙化也可见于恶性结节。
结节内出现任意类型的钙化,患癌的风险性均增加,以微钙化恶性危险性最大。
2、结节纵横比(高/宽):
1)纵径:是指结节与皮肤垂直的最大前后径;横径:是指结节与皮肤平行的最大径。
2)纵径/横径1:多见于良性结节。纵径/横径≥1:多见于恶性结节;
3、结节边界:
1)边界清晰:多见于良性结节。
2)边界模糊:多见于恶性结节。
4、结节边缘:
1)边缘光整:多见于良性结节。
2)边缘不光整:多见于恶性结节。
5、结节内部结构(囊实性):
1)良性结节:囊性、以囊性为主混合性结节、海绵状结节为良性结节,部分实性也为良性结节。
2)恶性结节:实性结节、以实性为主的混合结节为恶性结节,13-26%的恶性结节内有囊性成分。
6、结节回声:
1)极低回声:多见于恶性结节,也可见于良性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
2)低回声:大部分恶性结节。
3)等回声:大部分为良性结节,如腺瘤样结节,少部分为恶性结节。
4)高回声:多为良性结节。
7、回声均匀性:
1)回声均匀:虽然也有2/3的良性结节的回声不均,但一旦B超发现的结节回声均匀,恶性可能性就很小了。
2)回声不均匀:90%的恶性结节的回声不均匀。
8、结节包膜:
1)良性结节:包膜完整。多呈膨胀性生长.包膜可局部隆起,但连续性好。
2)恶性结节:包膜不完整。靠近包膜浸润性生长者,包膜受到侵犯,连续性可出现中断。
9、结节内血流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1)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特点是可见血流在结节间穿行、绕行;而腺瘤的内部血流信号呈点状或条束状分布;当发现腺瘤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时,一般提示是囊腺瘤。结节无血流提示良性结节(出血囊变、胶质储留)。
2)恶性结节:结节内血流表现为血流丰富,而且血流紊乱,中央存在血流信号,边缘无或少许血流信号。
10、颈部淋巴结肿大:(辅助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1)正常淋巴结:正常肿大的淋巴结在B超上表现为椭圆型,并可见淋巴门或脐结构。
2)异常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囊性变,或淋巴结内出现微小钙化,血流信号紊乱时提示甲状腺结节为恶性且已伴有淋巴结转移。
总之:一句话辨别良恶性
良性结节:高回声、边界清晰、边缘光整、回声均匀、纵横比1、囊性成分较多且颈部淋巴结无异常,则为良性结节几率也将超过90%。
恶性结节:低回声实性结节伴微钙化、边界不清、边缘不整、回声不均匀、纵横比≥1、血流紊乱,则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将超过90%。如果同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淋巴结构异常,则更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必要时可直接选择手术诊治。
当然,针对结节以上的每一项超声下的特征并不是都会在B超下表现出来,可能具有某几项典型的特征对于鉴别诊断就已很有价值了。
最后,为什么没有提到甲状腺结节大小呢?因为结节是否恶性与结节大小无关。小结节同大结节一样具有恶性可能性。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mwc.com/zcmbjc/15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癌症复发三大预警信号身体出现这些症状,
- 下一篇文章: 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征象有哪些发现甲状腺结节